1.下列不是Linux系统进程类型的是(D)。
A、交互进程 B、批处理进程 C、守护进程 D、就绪进程
解析:在Linux系统中,进程分为:交互进程、批处理进程、监控进程(守护进程)三类。 什么是进程,进程是正在执行的一个程序或命令,每一个进程都是一个运行的实体,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并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程序一旦运行就是进程。
Linux进程分类:
-
交互进程:由一个shell启动的进程,交互进程既可以在前台运行,也可以在后台运行。
-
批处理进程:这种进程和终端没有联系,是一个进程序列。
-
监控进程(守护进程):是一个在后台运行且不受任何终端控制的特殊进程,用于执行特定的系统任务
进程的状态有哪些:
-
可运行状态:此时进程在运行或者正在运行队列中等待准备运行
-
等待状态:此时进程在等待一个事件的发生或某种系统资源。在Linux系统中等待状态又细分为两种等待状态:可中断的等待状态和不可中断的等待状态。
-
暂停状态:处于暂停状态的进程被暂停运行。
-
僵死状态:每一个进程在运行结束后都会处于僵死状态,等待父进程调用进而释放系统资源,处于该状态的进程已经运行结束,但是它的父进程还没有释放其系统资源。
2.Linux文件权限一共10为长度,分成四段,第三段表示的内容是。(C)
A、文件类型 B、文件所有者的权限 C、文件所有者所在组的权限 D、其他用户的权限
解析:
-
第一个字符:表示该文件的类型,其类型标识符和对应的文件类型。
-
第2~4个字符:标识该文件的属主用户(文件的所有者)对文件的访问权限
-
第5~7个字符:表示该文件的属组用户(与属主用户同组的各成员用户)对该文件的访问权限
-
第8~10个字符:表示其它所有用户对该文件的访问权限
3.终止一个前台进程可能用到的命令和操作(B)
A、kill B、ctrl+c C、shut down D、halt
解析:kill命令用来终止指定的进程的运行,是Linux下进程管理的常用命令。通常,终止一共前台进程可以使用Ctrl+C键,但是对于一共后台进程就必须用kill命令来终止,需要先使用ps/pidof/pstree/top等工具获取进程PID,让后使用kill命令来杀掉改进程。 后台管理员ps: 中止前台进程无法用kill命令的,比如前台显示的是一个安装软件的进程,你连输入kill的机会都没有,和谈中止前台进程,这种情况下一般是直接ctrl+c结束。
shutdown命令:可以用来进行关机程序,并且在关机以前传讯息给所有使用者正在执行的程序,shutdown也可以用来重开机
halt:把数据写到磁盘上并停止处理器运行。及其不重启。只有root用户可以使用此命令。
4.在使用mkdir命令创建新的目录时,其父目录不存在时先创建父目录的选项是(D)
A、-m B、-d C、-f D、-p
解析:
-m:配置文件的权限,直接配置
-p:可快速创建出目录结构中指定的每一个目录,对于已存在的目录不会覆盖
5.一个文件名字为rr.Z,可以用来解压命令是:(D)
A、tar B、gzip C、compress D、uncompress
解析:
-
tar是操作.tar的命令
-
gzip是压缩.gz压缩包的命令
-
compress:压缩.Z文件
-
uncompress:解压.Z文件
6.文件exer1访问权限为rw-r--r--,现要增加所有用户的执行权限和同组用户的写权限,下面正确的是(AB)
A、chmod a+x,g+w exer1
B、chmod 775 exer1
C、chmod o+x exer1
D、chomd g+w exer1
补充:
文件的权限针对三类对象进行定义
owner 属主,缩写u
group 属组,缩写g
other其他,缩写o
每个文件针对每类访问者定义了三种主要权限
r: Read读
w:Write写
x:executr执行
另x:针对目录加执行权限,文件不加执行权限(因文件具备执行权限由安全隐患)
注意:root账户不受文件权限的读写限制,执行权限受限制
用户对象:
u——拥有者 g——拥有者所属的用户组
o——其他用户 a——所有的
+——增加某项权限 -——去掉某一项权限
=——赋予某项权限
7.关闭Linux系统(不重新启动)可使用命令。
A、Ctrl+Alt+Del
B、halt
C、shutdown
D、reboot
解析:
-
Ctrl+ Alt+Del 是用来调出安全窗口或者打开任务管理器的快捷将。
-
halt halt就相当于调用shutdown -h。用于关闭系统
-
shutdown 可以用来进行关机程序,并且在关机以前传送讯息给所有使用者正在执行的程序,shutdown也可以用来重开机。
-
-r:关机后重新开机
-
-h:关机后停机
-
-k:并不会真的关机,知识将警告讯息传送给所有使用者
-
-
reboot:用来重新开机
-
-n:在重开机之前不做将记忆资料写回硬盘的动作
-
-w:并不会真的重开机,知识把记录写道/var/log/wtmp档案里
-
-f:强迫重开机
-
-i:在重开机之前先把所有网络相关的装置先停止。
-
8.在日常管理中,通常CPU会影响系统性能的情况是:(A)
A、CPU已满负荷地运转
B、CPU的运转的运行效率为30%
C、CPU的运转效率为50%
D、CPU的运行效率为80%
解析:只要CPU没满,性能就不再CPU
9.若一台计算机的内存是128MB,则交换分区的大小通常是(C)
A、64MB
B、128MB
C、256MB
D、512MB
补充:
Swap,中文名字时交换分区,类似与Windows中的细腻内存,激素hi当内存不足的时候,把一部分硬盘空间虚拟成内存使用,从而解决内存容量不足的情况。 因此,Swap分区的作用就是牺牲硬盘,增加内存,解决内存,解决VPS内存不够用或者爆满的问题。
10.Linux有三个查看文件的命令,若希望在查看文件内容过程中可以使用贯标上下移动来查看文件内容应使用命令(C)
A、cat B、more C、less D、menu
补充:
常用选项
cat:查看文本文件的内容
-n:对输出内容中的所有行标注行号。
-b:对输出内容中的非空行标注行号。
more: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数字:用来指定分页显示时内页的行数。
+num:指定从文件的第num行开始显示
-c从顶部清屏后显示文件内容
less:与more类似,less可以随意浏览文件,支持翻译和搜索,支持向上翻页和向下翻页。
-N:其作用是在每一行前添加输出行号
注意:
1.more只能按enter下翻,cat直接跳到最后一页,只有less可上下移动。
2.文件末尾时more会自动退出,less按q键退出
11.将/home/stud1/wang目录做归档压缩,压缩后生成wang.tar.gz文件,并将此文件保存到/home目录下,实现此任务的tar格式为
A、tar zcvf /home/wang.tar.gz /home/stud1/wang
B、tar xcvf /home/stud1/wang /home/wang
C、tar zcv /home/stud1/wang /home/wang
D、tar zcvf /home/stud1/wang /home/wang.tar.gz
补充
格式:tar [选项] 打包文件名 被打包的源文件或目录列表
tar [选项] 打包文件名 [-C 目标文件夹]
常用选项:
c:创建.tar格式的包文件
z:调用gzip程序,以gzip格式压缩或解压索文件
v:表示在命令执行时显示详细的提示信息
f:用于指定包文件名。当与-c选项一起使用时,创建的tar包文件使用该选项指定的文件名
x:释放.tar包文件
t:查看包中的文件列表
j:调用bzip2程序,以bzip2格式压缩或解压缩文件。
J:使用xz压缩(.tar.xz).xz的压缩率通常比bzip2更高
12.当内网没有条件建立dns服务器,又不想用IP访问网站,应配置说明文件
A、hosts
B、sysconfig
C、network
D、hostname
解析:hosts文件是Linux系统上一共负责ip地址与域名快速解析的文件,以ascii格式保存在/etc/目录下。在没有域名解析服务器的情况下,系统上的所有网络程序都通过查询该文件来解析对应于某个主机名的ip地址,否则就需要使用dns服务程序来解决。通过可以将常用的域名和ip地址映射加入到hosts文件中,实现快速方便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