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 Pod详解

1.Pod结构

每个Pod中都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容器,这些容器可以分为两类:

  • 用户程序所在的容器,数量可多可少

  • Pause容器,这是每个Pod都会有的一个根容器,它的作用有两个:

    • 可以以它为依据,评估整个Pod的健康状态

    • 可以在根容器上设置Ip地址,其它容器都此Ip(Pod IP),以实现Pod内部的网路通信

 这里是Pod内部的通讯,Pod的之间的通讯采用虚拟二层网络技术来实现,我们当前环境用的是Flannel

2.Pod定义

下面是Pod的资源清单:

apiVersion: v1     #必选,版本号,例如v1
kind: Pod         #必选,资源类型,例如 Pod
metadata:         #必选,元数据
  name: string     #必选,Pod名称
  namespace: string  #Pod所属的命名空间,默认为"default"
  labels:           #自定义标签列表
    - name: string                 
spec:  #必选,Pod中容器的详细定义
  containers:  #必选,Pod中容器列表
  - name: string   #必选,容器名称
    image: string  #必选,容器的镜像名称
    imagePullPolicy: [ Always|Never|IfNotPresent ]  #获取镜像的策略 
    command: [string]   #容器的启动命令列表,如不指定,使用打包时使用的启动命令
    args: [string]      #容器的启动命令参数列表
    workingDir: string  #容器的工作目录
    volumeMounts:       #挂载到容器内部的存储卷配置
    - name: string      #引用pod定义的共享存储卷的名称,需用volumes[]部分定义的的卷名
      mountPath: string #存储卷在容器内mount的绝对路径,应少于512字符
      readOnly: boolean #是否为只读模式
    ports: #需要暴露的端口库号列表
    - name: string        #端口的名称
      containerPort: int  #容器需要监听的端口号
      hostPort: int       #容器所在主机需要监听的端口号,默认与Container相同
      protocol: string    #端口协议,支持TCP和UDP,默认TCP
    env:   #容器运行前需设置的环境变量列表
    - name: string  #环境变量名称
      value: string #环境变量的值
    resources: #资源限制和请求的设置
      limits:  #资源限制的设置
        cpu: string     #Cpu的限制,单位为core数,将用于docker run --cpu-shares参数
        memory: string  #内存限制,单位可以为Mib/Gib,将用于docker run --memory参数
      requests: #资源请求的设置
        cpu: string    #Cpu请求,容器启动的初始可用数量
        memory: string #内存请求,容器启动的初始可用数量
    lifecycle: #生命周期钩子
		postStart: #容器启动后立即执行此钩子,如果执行失败,会根据重启策略进行重启
		preStop: #容器终止前执行此钩子,无论结果如何,容器都会终止
    livenessProbe:  #对Pod内各容器健康检查的设置,当探测无响应几次后将自动重启该容器
      exec:         #对Pod容器内检查方式设置为exec方式
        command: [string]  #exec方式需要制定的命令或脚本
      httpGet:       #对Pod内个容器健康检查方法设置为HttpGet,需要制定Path、port
        path: string
        port: number
        host: string
        scheme: string
        HttpHeaders:
        - name: string
          value: string
      tcpSocket:     #对Pod内个容器健康检查方式设置为tcpSocket方式
         port: number
       initialDelaySeconds: 0       #容器启动完成后首次探测的时间,单位为秒
       timeoutSeconds: 0          #对容器健康检查探测等待响应的超时时间,单位秒,默认1秒
       periodSeconds: 0           #对容器监控检查的定期探测时间设置,单位秒,默认10秒一次
       successThreshold: 0
       failureThreshold: 0
       securityContext:
         privileged: false
  restartPolicy: [Always | Never | OnFailure]  #Pod的重启策略
  nodeName: <string> #设置NodeName表示将该Pod调度到指定到名称的node节点上
  nodeSelector: obeject #设置NodeSelector表示将该Pod调度到包含这个label的node上
  imagePullSecrets: #Pull镜像时使用的secret名称,以key:secretkey格式指定
  - name: string
  hostNetwork: false   #是否使用主机网络模式,默认为false,如果设置为true,表示使用宿主机网络
  volumes:   #在该pod上定义共享存储卷列表
  - name: string    #共享存储卷名称 (volumes类型有很多种)
    emptyDir: {}       #类型为emtyDir的存储卷,与Pod同生命周期的一个临时目录。为空值
    hostPath: string   #类型为hostPath的存储卷,表示挂载Pod所在宿主机的目录
      path: string                #Pod所在宿主机的目录,将被用于同期中mount的目录
    secret:          #类型为secret的存储卷,挂载集群与定义的secret对象到容器内部
      scretname: string  
      items:     
      - key: string
        path: string
    configMap:         #类型为configMap的存储卷,挂载预定义的configMap对象到容器内部
      name: string
      items:
      - key: string
        path: string
#小提示:
#	在这里,可通过一个命令来查看每种资源的可配置项
#   kubectl explain 资源类型         查看某种资源可以配置的一级属性
#	kubectl explain 资源类型.属性     查看属性的子属性
[root@master ~]# kubectl explain pod
KIND:     Pod
VERSION:  v1
FIELDS:
   apiVersion   <string>
   kind <string>
   metadata     <Object>
   spec <Object>
   status       <Object>

[root@master ~]# kubectl explain pod.metadata
KIND:     Pod
VERSION:  v1
RESOURCE: metadata <Object>
FIELDS:
   annotations  <map[string]string>
   clusterName  <string>
   creationTimestamp    <string>
   deletionGracePeriodSeconds   <integer>
   deletionTimestamp    <string>
   finalizers   <[]string>
   generateName <string>
   generation   <integer>
   labels       <map[string]string>
   managedFields        <[]Object>
   name <string>
   namespace    <string>
   ownerReferences      <[]Object>
   resourceVersion      <string>
   selfLink     <string>
   uid  <string>

在kubernetes中基本所有资源的一级属性都是一样的,主要包含5部分:

  • apiVersion <string> 版本,由kubernetes内部定义,版本号必须可以用 kubectl api-versions 查询到

  • kind <string> 类型,由kubernetes内部定义,版本号必须可以用 kubectl api-resources 查询到

  • metadata <Object> 元数据,主要是资源标识和说明,常用的有name、namespace、labels等

  • spec <Object> 描述,这是配置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里面是对各种资源配置的详细描述

  • status <Object> 状态信息,里面的内容不需要定义,由kubernetes自动生成

在上面的属性中,spec是接下来研究的重点,继续看下它的常见子属性:

  • containers <[]Object> 容器列表,用于定义容器的详细信息

  • nodeName <String> 根据nodeName的值将pod调度到指定的Node节点上

  • nodeSelector <map[]> 根据NodeSelector中定义的信息选择将该Pod调度到包含这些label的Node 上

  • hostNetwork <boolean> 是否使用主机网络模式,默认为false,如果设置为true,表示使用宿主机网络

  • volumes <[]Object> 存储卷,用于定义Pod上面挂在的存储信息

  • restartPolicy <string> 重启策略,表示Pod在遇到故障的时候的处理策略

3.Pod配置

本小节主要来研究pod.spec.containers属性,这也是pod配置中最为关键的一项配置。

[root@master ~]# kubectl explain pod.spec.containers
KIND:     Pod
VERSION:  v1
RESOURCE: containers <[]Object>   # 数组,代表可以有多个容器
FIELDS:
   name  <string>     # 容器名称
   image <string>     # 容器需要的镜像地址
   imagePullPolicy  <string> # 镜像拉取策略 
   command  <[]string> # 容器的启动命令列表,如不指定,使用打包时使用的启动命令
   args     <[]string> # 容器的启动命令需要的参数列表
   env      <[]Object> # 容器环境变量的配置
   ports    <[]Object>     # 容器需要暴露的端口号列表
   resources <Object>      # 资源限制和资源请求的设置

1.基本配置

创建pod-base.yaml文件,内容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od-base
  namespace: dev
  labels:
    user: heima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7.1
  - name: busybox
    image: busybox:1.30

上面定义了一个比较简单Pod的配置,里面有两个容器:

  • nginx:用1.17.1版本的nginx镜像创建,(nginx是一个轻量级web容器)

  • busybox:用1.30版本的busybox镜像创建,(busybox是一个小巧的linux命令集合)

# 创建Pod
[root@master pod]# kubectl apply -f pod-base.yaml
pod/pod-base created

# 查看Pod状况
# READY 1/2 : 表示当前Pod中有2个容器,其中1个准备就绪,1个未就绪
# RESTARTS  : 重启次数,因为有1个容器故障了,Pod一直在重启试图恢复它
[root@master pod]# kubectl get pod -n dev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pod-base   1/2     Running   4          95s

# 可以通过describe查看内部的详情
# 此时已经运行起来了一个基本的Pod,虽然它暂时有问题
[root@master pod]# kubectl describe pod pod-base -n dev

2.镜像拉取

创建pod-imagepullpolicy.yaml文件,内容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od-imagepullpolicy
  namespace: dev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7.1
    imagePullPolicy: Always # 用于设置镜像拉取策略
  - name: busybox
    image: busybox:1.30

imagePullPolicy,用于设置镜像拉取策略,kubernetes支持配置三种拉取策略:

  • Always:总是从远程仓库拉取镜像(一直远程下载)

  • IfNotPresent:本地有则使用本地镜像,本地没有则从远程仓库拉取镜像(本地有就本地 本地没远程下载)

  • Never:只使用本地镜像,从不去远程仓库拉取,本地没有就报错 (一直使用本地)

默认值说明:

如果镜像tag为具体版本号, 默认策略是:IfNotPresent

如果镜像tag为:latest(最终版本) ,默认策略是always

# 创建Pod
[root@master pod]# kubectl create -f pod-imagepullpolicy.yaml
pod/pod-imagepullpolicy created

# 查看Pod详情
# 此时明显可以看到nginx镜像有一步Pulling image "nginx:1.17.1"的过程
[root@master pod]# kubectl describe pod pod-imagepullpolicy -n dev
......
Events:
  Type     Reason     Age               From               Message
  ----     ------     ----              ----               -------
  Normal   Scheduled  <unknown>         default-scheduler  Successfully assigned dev/pod-imagePullPolicy to node1
  Normal   Pulling    32s               kubelet, node1     Pulling image "nginx:1.17.1"
  Normal   Pulled     26s               kubelet, node1     Successfully pulled image "nginx:1.17.1"
  Normal   Created    26s               kubelet, node1     Created container nginx
  Normal   Started    25s               kubelet, node1     Started container nginx
  Normal   Pulled     7s (x3 over 25s)  kubelet, node1     Container image "busybox:1.30" already present on machine
  Normal   Created    7s (x3 over 25s)  kubelet, node1     Created container busybox
  Normal   Started    7s (x3 over 25s)  kubelet, node1     Started container busybox

3.启动命令

在前面的案例中,一直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的busybox容器一直没有成功运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容器的故障呢?

原来busybox并不是一个程序,而是类似于一个工具类的集合,kubernetes集群启动管理后,它会自动关闭。解决方法就是让其一直在运行,这就用到了command配置。

创建pod-command.yaml文件,内容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od-command
  namespace: dev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7.1
  - name: busybox
    image: busybox:1.30
    command: ["/bin/sh","-c","touch /tmp/hello.txt;while true;do /bin/echo $(date +%T) >> /tmp/hello.txt; sleep 3; done;"]

command,用于在pod中的容器初始化完毕之后运行一个命令。

稍微解释下上面命令的意思:

"/bin/sh","-c", 使用sh执行命令

touch /tmp/hello.txt; 创建一个/tmp/hello.txt 文件

while true;do /bin/echo $(date +%T) >> /tmp/hello.txt; sleep 3; done; 每隔3秒向文件中写入当前时间

# 创建Pod
[root@master pod]# kubectl create  -f pod-command.yaml
pod/pod-command created

# 查看Pod状态
# 此时发现两个pod都正常运行了
[root@master pod]# kubectl get pods pod-command -n dev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pod-command   2/2     Runing   0          2s

# 进入pod中的busybox容器,查看文件内容
# 补充一个命令: kubectl exec  pod名称 -n 命名空间 -it -c 容器名称 /bin/sh  在容器内部执行命令
# 使用这个命令就可以进入某个容器的内部,然后进行相关操作了
# 比如,可以查看txt文件的内容
[root@master pod]# kubectl exec pod-command -n dev -it -c busybox /bin/sh
/ # tail -f /tmp/hello.txt
13:35:35
13:35:38
13:35:41
特别说明:
    通过上面发现command已经可以完成启动命令和传递参数的功能,为什么这里还要提供一个args选项,用于传递参数呢?这其实跟docker有点关系,kubernetes中的command、args两项其实是实现覆盖Dockerfile中ENTRYPOINT的功能。
 1 如果command和args均没有写,那么用Dockerfile的配置。
 2 如果command写了,但args没有写,那么Dockerfile默认的配置会被忽略,执行输入的command
 3 如果command没写,但args写了,那么Dockerfile中配置的ENTRYPOINT的命令会被执行,使用当前args的参数
 4 如果command和args都写了,那么Dockerfile的配置被忽略,执行command并追加上args参数

4.环境变量

创建pod-env.yaml文件,内容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od-env
  namespace: dev
spec:
  containers:
  - name: busybox
    image: busybox:1.30
    command: ["/bin/sh","-c","while true;do /bin/echo $(date +%T);sleep 60; done;"]
    env: # 设置环境变量列表
    - name: "username"
      value: "admin"
    - name: "password"
      value: "123456"

env,环境变量,用于在pod中的容器设置环境变量。

# 创建Pod
[root@master ~]# kubectl create -f pod-env.yaml
pod/pod-env created

# 进入容器,输出环境变量
[root@master ~]# kubectl exec pod-env -n dev -c busybox -it /bin/sh
/ # echo $username
admin
/ # echo $password
123456

这种方式不是很推荐,推荐将这些配置单独存储在配置文件中,这种方式将在后面介绍。

5.端口设置

本小节来介绍容器的端口设置,也就是containers的ports选项。

首先看下ports支持的子选项:

[root@master ~]# kubectl explain pod.spec.containers.ports
KIND:     Pod
VERSION:  v1
RESOURCE: ports <[]Object>
FIELDS:
   name         <string>  # 端口名称,如果指定,必须保证name在pod中是唯一的		
   containerPort<integer> # 容器要监听的端口(0<x<65536)
   hostPort     <integer> # 容器要在主机上公开的端口,如果设置,主机上只能运行容器的一个副本(一般省略) 
   hostIP       <string>  # 要将外部端口绑定到的主机IP(一般省略)
   protocol     <string>  # 端口协议。必须是UDP、TCP或SCTP。默认为“TCP”。

接下来,编写一个测试案例,创建pod-ports.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od-ports
  namespace: dev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7.1
    ports: # 设置容器暴露的端口列表
    - name: nginx-port
      containerPort: 80
      protocol: TCP
# 创建Pod
[root@master ~]# kubectl create -f pod-ports.yaml
pod/pod-ports created

# 查看pod
# 在下面可以明显看到配置信息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 pod-ports -n dev -o yaml
......
spec:
  containers:
  - image: nginx:1.17.1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name: nginx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name: nginx-port
      protocol: TCP
......

访问容器中的程序需要使用的是podIp:containerPort

6.资源配额

容器中的程序要运行,肯定是要占用一定资源的,比如cpu和内存等,如果不对某个容器的资源做限制,那么它就可能吃掉大量资源,导致其它容器无法运行。针对这种情况,kubernetes提供了对内存和cpu的资源进行配额的机制,这种机制主要通过resources选项实现,他有两个子选项:

  • limits:用于限制运行时容器的最大占用资源,当容器占用资源超过limits时会被终止,并进行重启

  • requests :用于设置容器需要的最小资源,如果环境资源不够,容器将无法启动

可以通过上面两个选项设置资源的上下限。

接下来,编写一个测试案例,创建pod-resources.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od-resources
  namespace: dev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7.1
    resources: # 资源配额
      limits:  # 限制资源(上限)
        cpu: "2" # CPU限制,单位是core数
        memory: "10Gi" # 内存限制
      requests: # 请求资源(下限)
        cpu: "1"  # CPU限制,单位是core数
        memory: "10Mi"  # 内存限制

在这对cpu和memory的单位做一个说明:

  • cpu:core数,可以为整数或小数

  • memory: 内存大小,可以使用Gi、Mi、G、M等形式

# 运行Pod
[root@master ~]# kubectl create  -f pod-resources.yaml
pod/pod-resources created

# 查看发现pod运行正常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 pod-resources -n dev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pod-resources   1/1     Running   0          39s   

# 接下来,停止Pod
[root@master ~]# kubectl delete  -f pod-resources.yaml
pod "pod-resources" deleted

# 编辑pod,修改resources.requests.memory的值为10Gi
[root@master ~]# vim pod-resources.yaml

# 再次启动pod
[root@master ~]# kubectl create  -f pod-resources.yaml
pod/pod-resources created

# 查看Pod状态,发现Pod启动失败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 pod-resources -n dev -o wide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pod-resources   0/2     Pending   0          20s    

# 查看pod详情会发现,如下提示
[root@master ~]# kubectl describe pod pod-resources -n dev
......
Warning  FailedScheduling  <unknown>  default-scheduler  0/2 nodes are available: 2 Insufficient memory.(内存不足)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fbz.cn/a/310974.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Redis 发布订阅

目录 1.Redis Unsubscribe 命令 - 指退订给定的频道。简介语法可用版本: > 2.0.0返回值: 这个命令在不同的客户端中有不同的表现。 示例 2.Redis Subscribe 命令 - 订阅给定的一个或多个频道的信息。简介语法可用版本: > 2.0.0返回值: 接收到的信息 示例 3.Redis Pubsub …

功能自动化测试流程

1概述 本流程是描述软件功能自动化测试过程中的步骤、内容与方法&#xff0c;明确各阶段的职责、活动与产出物。 2流程活动图 3活动说明 3.1测试计划&#xff08;可选&#xff09; 与以前的测试计划过程一致&#xff0c;只是在原来的测试计划中&#xff0c;添加对项目实施自动…

Vue+element-china-area-data实现省市区三级联动

安装依赖 npm install element-china-area-data -S cnpm install element-china-area-data -S 引用 import { provinceAndCityData, regionData, provinceAndCityDataPlus, regionDataPlus, CodeToText, TextToCode } from element-china-area-data&#xff1b; provinceAnd…

父类,父类的分类、子类 同时重写方法,调用问题

做一个猜想&#xff0c;当父类、父类的分类、子类 都写了同一个方法&#xff0c;那么在调用的时候会优先调用哪个方法呢&#xff1f;我们可以先写一个简单的demo implementation Person (void)test {NSLog("%",self.class); }end然后是Person的分类 #import "…

springBoot容器功能

一、添加组件 1、Configuration 1.1基本使用 新建一个MyConfig类 , 演示Configuration Bean的作用 &#xff0c; 即相当于spring中的beanx.xml&#xff0c; Bean 就是bean标签 此方法&#xff0c;默认是单实例&#xff0c; 即获取多少次都是同一个对象 自定义名字&#xff0…

核酸汇·2024第三届中国核酸药物与新型疫苗产业大会将于5月上海召开

近年来&#xff0c;全球上市的核酸药物数量逐年递增&#xff0c;核酸药物也逐渐成为生物医药投资的重点以及医药企业研发的热点。作为一种具有颠覆性技术的药物&#xff0c;小核酸药物具备多种优势&#xff0c;在抗击传染病、治疗罕见病和慢性病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EasyCVR设备分组中在线/离线数量统计的开发与实现

安防视频监控EasyCVR系统具备较强的兼容性&#xff0c;它可以支持国标GB28181、RTSP/Onvif、RTMP&#xff0c;以及厂家的私有协议与SDK&#xff0c;如&#xff1a;海康ehome、海康sdk、大华sdk、宇视sdk、华为sdk、萤石云sdk、乐橙sdk等。EasyCVR平台可覆盖多类型的设备接入&am…

数据加工:从原始数据到有价值的信息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xff0c;数据已经成为了企业和组织最宝贵的资产之一。然而&#xff0c;原始数据往往需要经过加工和处理&#xff0c;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数据加工是指将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xff0c;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加工的重要性不…

YOLOv8-Seg改进:轻量化改进 | MobileNetV3,轻量级骨架首选

🚀🚀🚀本文改进:MobileNetV3的创新点包括:使用自适应瓶颈宽度、借鉴SENet中的Squeeze-and-Excitation机制、引入h-swish激活函数等。 🚀🚀🚀YOLOv8-seg创新专栏:http://t.csdnimg.cn/KLSdv 学姐带你学习YOLOv8,从入门到创新,轻轻松松搞定科研; 1)手把手教…

base64与BytesIO图片进行编码、解码;api调用

base64与BytesIO简单介绍 io.BytesIO 和 Base64 编码都是用于在内存中处理二进制数据的方法&#xff0c;但它们的目的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 1&#xff09; io.BytesIO io.BytesIO 是 Python io 库中的一个类&#xff0c;它提供了一个在内存中处理二进制数据的接口&#xff0…

使用srs_librtmp实现RTMP推流

1、背景 由于项目有需求在一个现有的产品上增加RTMP推流的功能&#xff0c;目前只推视频流。 2、方案选择 由于是在现有的产品上新增功能&#xff0c;那么为了减少总的成本&#xff0c;故选择只动应用软件的来实现需求。 现有的产品中的第三方库比较有限&#xff0c;连个ffmp…

PPT模板,免费下载

找PPT模板、素材&#xff0c;就上这几个网站&#xff0c;免费下载。 1、菜鸟图库 https://www.sucai999.com/search/ppt/0_0_0_1.html?vNTYxMjky 菜鸟图库素材非常齐全&#xff0c;设计、办公、图片、视频等素材这里都能找到&#xff0c;PPT模板数量很可观&#xff0c;模板样…

《AI基本原理和python实现》栏目介绍

一、说明 栏目《AI基本原理和python实现》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相关算法的python编程。因为用python实现AI需对相关的python库进行全方位了解&#xff0c;本栏目基本包含了【机器学习】相关的经典算法&#xff0c;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数据分析、时间序列等一些概念和相关python代码…

斯坦福Mobile ALOHA提到的ACT之外的另两项技术:Diffusion Policy、VINN

前言 本文接上一篇文章《斯坦福机器人Mobile ALOHA的关键技术&#xff1a;动作分块ACT的算法原理与代码剖析》而来&#xff0c;当然最开始本文是作为上一篇文章的第二、第三部分的 但因为ACT太过关键&#xff0c;除了在上一篇文章中写清楚其算法原理之外&#xff0c;还得再剖…

借助文档控件Aspose.Words,使用 Java 在 Word 文档中创建表格

Microsoft Word 是一种流行的文字处理应用程序&#xff0c;用于创建各种类型的文档。这些文档可能包含多种类型的元素&#xff0c;包括文本、图像、表格和图表。当涉及到用 Java 自动创建和操作文档时&#xff0c;您可能需要一个轻松的解决方案来在 Word 文档中创建表格。因此&…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常用页面置换算法(OPT、FIFO、LRU)的实现及缺页率的计算(C语言)

名人说&#xff1a;莫听穿林打叶声&#xff0c;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Code_流苏(CSDN)&#xff08;一个喜欢古诗词和编程的Coder&#xff09; 目录 一、效果图二、代码&#xff08;带注释&#xff09;三、说明 一、效果图 二、代码&#xff08;带…

@RequestParam

在我们写接口的时候&#xff0c;经常会用到这个注解来标记参数&#xff0c;通过这个注解我们可以把请求的url中的参数名和值映射到被标记的参数上。 比如下方&#xff0c;这个接口是通过传入的参数来查询相关信息的 我们定义这样一个接口&#xff0c;设置了8个参数&#xff0c;…

接口测试工具:Postman的高级用法

Postman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 API 开发和测试工具&#xff0c;以下是一些高级用法的详细介绍和操作步骤。【文末有配套视频教程和免费的资料文档领取】 一、环境和全局变量 环境变量允许你设置特定于环境&#xff08;如开发、测试、生产&#xff09;的变量&#xff0c;全局变量则…

C++ Primer 6.1 函数基础

函数的形参列表 int func(int v,int v2) {int v,v2;//&#xff01;错误 } 函数返回类型 不能是数组和函数&#xff08;两者都不接受对拷&#xff09;&#xff0c;但可以是指针 局部对象 形参和函数体内部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xff0c;仅在函数内部可见&#xff0c;隐藏外部…

四川天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助力商家飞向电商蓝海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xff0c;电商行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个大背景下&#xff0c;四川天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凭借其独特的抖音电商服务&#xff0c;迅速崭露头角&#xff0c;成为了众多商家在电商领域的得力助手。今天&#xff0c;我们将深入了解这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