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原理--redo日志2

1.redo日志文件
1.1.redo日志刷盘时机
我们前边说 mtr 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组 redo 日志在 mtr 结束时会被复制到 log buffer 中,可是这些日志总在内存里呆着也不是个办法,在一些情况下它们会被刷新到磁盘里,比如:
(1). log buffer 空间不足时
log buffer 的大小是有限的(通过系统变量 innodb_log_buffer_size 指定),如果不停的往这个有限大小的 log buffer 里塞入日志,很快它就会被填满。设计 InnoDB 的大叔认为如果当前写入 log bufferredo 日志量已经占满了 log buffer 总容量的大约一半左右,就需要把这些日志刷新到磁盘上。
(2). 事务提交时
我们前边说过之所以使用 redo 日志主要是因为它占用的空间少,还是顺序写,在事务提交时可以不把修改过的 Buffer Pool 页面刷新到磁盘,但是为了保证持久性,必须要把修改这些页面对应的 redo 日志刷新到磁盘。
(3). 后台线程不停的刷刷刷
后台有一个线程,大约每秒都会刷新一次 log buffer 中的 redo 日志到磁盘。
(4). 正常关闭服务器时
(5). 做所谓的 checkpoint 时(我们现在没介绍过 checkpoint 的概念,稍后会仔细唠叨,稍安勿躁)
(6). 其他的一些情况…

1.2.redo日志文件组
MySQL 的数据目录(使用 SHOW VARIABLES LIKE 'datadir' 查看)下默认有两个名为 ib_logfile0ib_logfile1 的文件, log buffer 中的日志默认情况下就是刷新到这两个磁盘文件中。如果我们对默认的 redo 日志文件不满意,可以通过下边几个启动参数来调节:
(1).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该参数指定了 redo 日志文件所在的目录,默认值就是当前的数据目录。
(2). innodb_log_file_size
该参数指定了每个 redo 日志文件的大小,在 MySQL 5.7.21 这个版本中的默认值为 48MB
(3).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该参数指定 redo 日志文件的个数,默认值为2,最大值为100

从上边的描述中可以看到,磁盘上的 redo 日志文件不只一个,而是以一个 日志文件组 的形式出现的。这些文件以 ib_logfile[数字] ( 数字 可以是 012 ...)的形式进行命名。在将 redo 日志写入 日志文件组 时,是从 ib_logfile0 开始写,如果 ib_logfile0 写满了,就接着 ib_logfile1 写,同理, ib_logfile1 写满了就去写 ib_logfile2 ,依此类推。如果写到最后一个文件该咋办?那就重新转到 ib_logfile0 继续写,所以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共的 redo 日志文件大小其实就是: innodb_log_file_size ×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小贴士:如果采用循环使用的方式向redo日志文件组里写数据的话,那岂不是要追尾,也就是后写入的 redo日志覆盖掉前边写的redo日志?当然可能了!所以设计InnoDB的大叔提出了checkpoint的概念,稍后我们重点唠叨~

1.3. redo日志文件格式
我们前边说过 log buffer 本质上是一片连续的内存空间,被划分成了若干个 512 字节大小的 block 。将log buffer中的redo日志刷新到磁盘的本质就是把block的镜像写入日志文件中,所以 redo 日志文件其实也是由若干个 512 字节大小的block组成。

redo 日志文件组中的每个文件大小都一样,格式也一样,都是由两部分组成:
(1). 前2048个字节,也就是前4block是用来存储一些管理信息的。
(2). 从第2048字节往后是用来存储 log buffer 中的block镜像的。

所以我们前边所说的 循环 使用redo日志文件,其实是从每个日志文件的第2048个字节开始算,画个示意图就是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普通block的格式我们在唠叨 log buffer 的时候都说过了,就是 log block header 、 log block body 、 log block trialer 这三个部分,就不重复介绍了。这里需要介绍一下每个 redo 日志文件前2048个字节,也就是前4个特殊block的格式都是干嘛的,废话少说,先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这4block分别是:
(1). log file header :描述该 redo 日志文件的一些整体属性,看一下它的结构: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各个属性的具体释义如下:

属性名长度描述
LOG_HEADER_FORMAT4redo 日志的版本,在 MySQL5.7.21 中该值永远为1
LOG_HEADER_PAD14做字节填充用的,没什么实际意义,忽略~
LOG_HEADER_START_LSN8标记本 redo 日志文件开始的LSN值,也就是文件偏移量为2048字节初对应的LSN值(关于什么是LSN我们稍后再看哈,看不懂的先忽略)。
LOG_HEADER_CREATOR32一个字符串,标记本 redo 日志文件的创建者是谁。正常运行时该值为 MySQL 的版本号,比如: “MySQL 5.7.21” ,使用mysqlbackup 命令创建的 redo 日志文件的该值为 “ibbackup” 和创建时间。
LOG_BLOCK_CHECKSUM4本block的校验值,所有block都有,我们不关心

(2). checkpoint1 :记录关于 checkpoint 的一些属性,看一下它的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各个属性的具体释义如下:

属性名长度描述
LOG_CHECKPOINT_NO8服务器做 checkpoint 的编号,每做一次 checkpoint ,该值就加1。
LOG_CHECKPOINT_LSN8服务器做 checkpoint 结束时对应的 LSN 值,系统奔溃恢复时将从该值开始。
LOG_CHECKPOINT_OFFSET8上个属性中的 LSN 值在 redo 日志文件组中的偏移量
LOG_CHECKPOINT_LOG_BUF_SIZE8服务器在做 checkpoint 操作时对应的 log buffer 的大小
LOG_BLOCK_CHECKSUM4本block的校验值,所有block都有,我们不关心

(3). 第三个block未使用,忽略~
(4). checkpoint2 :结构和 checkpoint1 一样。

2.Log Sequeue Number
自系统开始运行,就不断的在修改页面,也就意味着会不断的生成 redo 日志。 redo 日志的量在不断的递增,就像人的年龄一样,自打出生起就不断递增,永远不可能缩减了。设计 InnoDB 的大叔为记录已经写入的 redo 日志量,设计了一个称之为 Log Sequeue Number 的全局变量,翻译过来就是: 日志序列号 ,简称 lsn 。不过不像人一出生的年龄是 0 岁,设计 InnoDB 的大叔规定初始的 lsn 值为 8704 (也就是一条 redo 日志也没写入时,lsn 的值为 8704 )。

我们知道在向 log buffer 中写入 redo 日志时不是一条一条写入的,而是以一个 mtr 生成的一组 redo 日志为单位进行写入的。而且实际上是把日志内容写在了 log block body 处。但是在统计 lsn 的增长量时,是按照实际写入的日志量加上占用的 log block headerlog block trailer 来计算的。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1). 系统第一次启动后初始化 log buffer 时, buf_free (就是标记下一条 redo 日志应该写入到 log buffer 的位置的变量)就会指向第一个 block 的偏移量为12字节( log block header 的大小)的地方,那么 lsn值也会跟着增加1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如果某个 mtr 产生的一组 redo 日志占用的存储空间比较小,也就是待插入的block剩余空闲空间能容纳这个 mtr 提交的日志时, lsn 增长的量就是该 mtr 生成的 redo 日志占用的字节数,就像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假设上图中 mtr_1 产生的 redo 日志量为200字节,那么 lsn 就要在 8716 的基础上增加 200 ,变为 8916

(3). 如果某个 mtr 产生的一组 redo 日志占用的存储空间比较大,也就是待插入的block剩余空闲空间不足以容纳这个 mtr 提交的日志时, lsn 增长的量就是该 mtr 生成的 redo 日志占用的字节数加上额外占用的 log block headerlog block trailer 的字节数,就像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假设上图中 mtr_2 产生的 redo 日志量为1000字节,为了将 mtr_2 产生的 redo 日志写入 log buffer ,我们不得不额外多分配两个block,所以 lsn 的值需要在 8916 的基础上增加 1000 + 12×2 + 4 × 2 = 1032

从上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来,每一组由mtr生成的redo日志都有一个唯一的LSN值与其对应,LSN值越小,说明 redo日志产生的越早。

3.flushed_to_disk_lsn
redo 日志是首先写到 log buffer 中,之后才会被刷新到磁盘上的 redo 日志文件。所以设计 InnoDB 的大叔提出了一个称之为buf_next_to_write 的全局变量,标记当前 log buffer 中已经有哪些日志被刷新到磁盘中了。画个图表示就是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前边说 lsn 是表示当前系统中写入的 redo 日志量,这包括了写到 log buffer 而没有刷新到磁盘的日志,相应的,设计 InnoDB 的大叔提出了一个表示刷新到磁盘中的 redo 日志量的全局变量,称之为 flushed_to_disk_lsn 。系统第一次启动时,该变量的值和初始的 lsn 值是相同的,都是 8704 。随着系统的运行, redo 日志被不断写入 log buffer ,但是并不会立即刷新到磁盘, lsn 的值就和 flushed_to_disk_lsn 的值拉开了差距。我们演示一下:
(1). 系统第一次启动后,向 log buffer 中写入了 mtr_1 、 mtr_2 、 mtr_3 这三个 mtr 产生的 redo 日志,假设这三个 mtr 开始和结束时对应的lsn值分别是:
a. mtr_1 :8716 ~ 8916
b. mtr_2 :8916 ~ 9948
c. mtr_3 :9948 ~ 10000
此时的 lsn 已经增长到了10000,但是由于没有刷新操作,所以此时 flushed_to_disk_lsn 的值仍为 8704 ,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随后进行将 log buffer 中的block刷新到 redo 日志文件的操作,假设将 mtr_1mtr_2 的日志刷新到磁盘,那么 flushed_to_disk_lsn 就应该增长 mtr_1mtr_2 写入的日志量,所以 flushed_to_disk_lsn 的值增长到了 9948 ,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综上所述,当有新的 redo 日志写入到 log buffer 时,首先 lsn 的值会增长,但 flushed_to_disk_lsn 不变,随后随着不断有 log buffer 中的日志被刷新到磁盘上, flushed_to_disk_lsn 的值也跟着增长。如果两者的值相同时,说明log buffer中的所有redo日志都已经刷新到磁盘中了。

小贴士:
应用程序向磁盘写入文件时其实是先写到操作系统的缓冲区中去,如果某个写入操作要等到操作系统确认已经写到磁盘时才返回,那需要调用一下操作系统提供的fsync函数。其实只有当系统执行了fsync函数后,flushed_to_disk_lsn的值才会跟着增长,当仅仅把log buffer中的日志写入到操作系统缓冲区却没有显式的刷新到磁盘时,另外的一个称之为write_lsn的值跟着增长。不过为了大家理解上的方便,我们在讲述时把flushed_to_disk_lsnwrite_lsn的概念混淆了起来。

4.lsn值和redo日志文件偏移量的对应关系
因为 lsn 的值是代表系统写入的 redo 日志量的一个总和,一个 mtr 中产生多少日志, lsn 的值就增加多少(当然有时候要加上 log block headerlog block trailer 的大小),这样 mtr 产生的日志写到磁盘中时,很容易计算某一个 lsn 值在 redo 日志文件组中的偏移量,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初始时的 LSN 值是 8704 ,对应文件偏移量 2048 ,之后每个 mtr 向磁盘中写入多少字节日志, lsn 的值就增长多少。

5.flush链表中的LSN
我们知道一个 mtr 代表一次对底层页面的原子访问,在访问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组不可分割的 redo 日志,在 mtr 结束时,会把这一组 redo 日志写入到 log buffer 中。除此之外,在 mtr 结束时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把在mtr执行过程中可能修改过的页面加入到Buffer Poolflush链表。为了防止大家早已忘记 flush链表 是个啥,我们再看一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第一次修改某个缓存在 Buffer Pool 中的页面时,就会把这个页面对应的控制块插入到 flush链表 的头部,之后再修改该页面时由于它已经在 flush 链表中了,就不再次插入了。也就是说flush链表中的脏页是按照页面的第一次修改时间从大到小进行排序的。在这个过程中会在缓存页对应的控制块中记录两个关于页面何时修改的属性:
(1). oldest_modification :如果某个页面被加载到 Buffer Pool 后进行第一次修改,那么就将修改该页面的 mtr 开始时对应的 lsn 值写入这个属性。
(2). newest_modification :每修改一次页面,都会将修改该页面的 mtr 结束时对应的 lsn 值写入这个属性。 也就是说该属性表示页面最近一次修改后对应的系统 lsn 值。

我们接着上边唠叨 flushed_to_disk_lsn 的例子看一下:
(1). 假设 mtr_1 执行过程中修改了 页a ,那么在 mtr_1 执行结束时,就会将 页a 对应的控制块加入到 flush链表 的头部。并且将 mtr_1 开始时对应的 lsn ,也就是 8716 写入 页a 对应的控制块的 oldest_modification 属性中,把 mtr_1 结束时对应的 lsn ,也就是8916写入 页a 对应的控制块的 newest_modification 属性中。画个图表示一下(为了让图片美观一些,我们把 oldest_modification 缩写成了 o_m ,把 newest_modification 缩写成了 n_m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接着假设 mtr_2 执行过程中又修改了 页b 和 页c 两个页面,那么在 mtr_2 执行结束时,就会将 页b 和 页c对应的控制块都加入到 flush链表 的头部。并且将 mtr_2 开始时对应的 lsn ,也就是8916写入 页b 和 页c 对应的控制块的 oldest_modification 属性中,把 mtr_2 结束时对应的 lsn ,也就是9948写入 页b 和 页c 对应的控制块的 newest_modification 属性中。画个图表示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每次新插入到 flush链表 中的节点都是被放在了头部,也就是说 flush链表 中前边的脏页修改的时间比较晚,后边的脏页修改时间比较早。

(3). 接着假设 mtr_3 执行过程中修改了 页b 和 页d ,不过 页b 之前已经被修改过了,所以它对应的控制块已经被插入到了 flush 链表,所以在 mtr_3 执行结束时,只需要将 页d 对应的控制块都加入到 flush链表 的头部即可。所以需要将 mtr_3 开始时对应的 lsn ,也就是9948写入 页d 对应的控制块的 oldest_modification 属性中,把 mtr_3 结束时对应的 lsn ,也就是10000写入 页d 对应的控制块的
newest_modification 属性中。另外,由于 页bmtr_3 执行过程中又发生了一次修改,所以需要更新 页b 对应的控制块中 newest_modification 的值为10000。画个图表示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一下上边说的,就是:flush链表中的脏页按照修改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也就是按照 oldest_modification代表的LSN值进行排序,被多次更新的页面不会重复插入到flush链表中,但是会更新 newest_modification属性的值。

6.checkpoint
有一个很不幸的事实就是我们的 redo 日志文件组容量是有限的,我们不得不选择循环使用 redo 日志文件组中的文件,但是这会造成最后写的 redo 日志与最开始写的 redo 日志 追尾 ,这时应该想到:redo日志只是为了系统奔溃后恢复脏页用的,如果对应的脏页已经刷新到了磁盘,也就是说即使现在系统奔溃,那么在重启后也用不着使用redo日志恢复该页面了,所以该redo日志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它占用的磁盘空间就可以被后续的 redo日志所重用。也就是说:判断某些redo日志占用的磁盘空间是否可以覆盖的依据就是它对应的脏页是否已经刷新到磁盘里。我们看一下前边一直唠叨的那个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虽然 mtr_1mtr_2 生成的 redo 日志都已经被写到了磁盘上,但是它们修改的脏页仍然留在 Buffer Pool 中,所以它们生成的 redo 日志在磁盘上的空间是不可以被覆盖的。之后随着系统的运行,如果 页a 被刷新到了磁盘,那么它对应的控制块就会从 flush链表 中移除,就像这样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 mtr_1 生成的 redo 日志就没有用了,它们占用的磁盘空间就可以被覆盖掉了。设计 InnoDB 的大叔提出了一个全局变量 checkpoint_lsn 来代表当前系统中可以被覆盖的 redo 日志总量是多少,这个变量初始值也是 8704

比方说现在 页a 被刷新到了磁盘, mtr_1 生成的 redo 日志就可以被覆盖了,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增加 checkpoint_lsn 的操作,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做一次 checkpoint 。做一次 checkpoint 其实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1). 计算一下当前系统中可以被覆盖的 redo 日志对应的 lsn 值最大是多少。
redo 日志可以被覆盖,意味着它对应的脏页被刷到了磁盘,只要我们计算出当前系统中被最早修改的脏页对应的 oldest_modification 值,那凡是在系统lsn值小于该节点的oldest_modification值时产生的redo日志都是可以被覆盖掉的,我们就把该脏页的 oldest_modification 赋值给 checkpoint_lsn 。比方说当前系统中 页a 已经被刷新到磁盘,那么 flush链表 的尾节点就是 页c ,该节点就是当前系统中最早修改的脏页了,它的 oldest_modification 值为8916,我们就把8916赋值给 checkpoint_lsn (也就是说在redo日志对应的lsn值小于8916时就可以被覆盖掉)。
(2). 将 checkpoint_lsn 和对应的 redo 日志文件组偏移量以及此次 checkpint 的编号写到日志文件的管理信息(就是 checkpoint1 或者checkpoint2 )中。

设计 InnoDB 的大叔维护了一个目前系统做了多少次 checkpoint 的变量 checkpoint_no ,每做一次 checkpoint ,该变量的值就加1。我们前边说过计算一个 lsn 值对应的 redo 日志文件组偏移量是很容易的,所以可以计算得到该 checkpoint_lsnredo 日志文件组中对应的偏移量 checkpoint_offset ,然后把这三个值都写到 redo 日志文件组的管理信息中。

我们说过,每一个 redo 日志文件都有 2048 个字节的管理信息,但是上述关于checkpoint的信息只会被写到日志文件组的第一个日志文件的管理信息中。不过我们是存储到 checkpoint1 中还是 checkpoint2 中呢?设计 InnoDB 的大叔规定,当 checkpoint_no 的值是偶数时,就写到 checkpoint1 中,是奇数时,就写到 checkpoint2 中。

记录完 checkpoint 的信息之后, redo 日志文件组中各个 lsn 值的关系就像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批量从flush链表中刷出脏页
我们在介绍 Buffer Pool 的时候说过,一般情况下都是后台的线程在对 LRU链表 和 flush链表 进行刷脏操作,这主要因为刷脏操作比较慢,不想影响用户线程处理请求。但是如果当前系统修改页面的操作十分频繁,这样就导致写日志操作十分频繁,系统 lsn 值增长过快。如果后台的刷脏操作不能将脏页刷出,那么系统无法及时做 checkpoint ,可能就需要用户线程同步的从 flush链表 中把那些最早修改的脏页( oldest_modification 最小的脏页)刷新到磁盘,这样这些脏页对应的 redo 日志就没用了,然后就可以去做 checkpoint 了。

8.查看系统中的各种LSN
我们可以使用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命令查看当前 InnoDB 存储引擎中的各种 LSN 值的情况,比如:

mysql>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G
(...省略前边的许多状态)
LOG
---
Log sequence number 124476971
Log flushed up to 124099769
Pages flushed up to 124052503
Last checkpoint at 124052494
0 pending log flushes, 0 pending chkp writes
24 log i/o's done, 2.00 log i/o's/second
----------------------
(...省略后边的许多状态)

其中:
(1). Log sequence number :代表系统中的 lsn 值,也就是当前系统已经写入的 redo 日志量,包括写入 log buffer 中的日志。
(2). Log flushed up to :代表 flushed_to_disk_lsn 的值,也就是当前系统已经写入磁盘的 redo 日志量。
(3). Pages flushed up to :代表 flush链表 中被最早修改的那个页面对应的 oldest_modification 属性值。
(4). Last checkpoint at :当前系统的 checkpoint_lsn 值。

9.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的用法
我们前边说为了保证事务的 持久性 ,用户线程在事务提交时需要将该事务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 redo 日志都刷新到磁盘上。这一条要求太狠了,会很明显的降低数据库性能。如果有的同学对事务的 持久性 要求不是那么强烈的话,可以选择修改一个称为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的系统变量的值,该变量有3个可选的值:
(1). 0 :当该系统变量值为0时,表示在事务提交时不立即向磁盘中同步 redo 日志,这个任务是交给后台线程做的。
这样很明显会加快请求处理速度,但是如果事务提交后服务器挂了,后台线程没有及时将 redo 日志刷新到磁盘,那么该事务对页面的修改会丢失。
(2).1 :当该系统变量值为1时,表示在事务提交时需要将 redo 日志同步到磁盘,可以保证事务的 持久性 。 1 也是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的默认值。
(3). 2 :当该系统变量值为2时,表示在事务提交时需要将 redo 日志写到操作系统的缓冲区中,但并不需要保证将日志真正的刷新到磁盘。

这种情况下如果数据库挂了,操作系统没挂的话,事务的 持久性 还是可以保证的,但是操作系统也挂了的话,那就不能保证 持久性 了。

10.崩溃恢复
在服务器不挂的情况下, redo 日志简直就是个大累赘,不仅没用,反而让性能变得更差。但是万一,我说万一啊,万一数据库挂了,那 redo 日志可是个宝了,我们就可以在重启时根据 redo 日志中的记录就可以将页面恢复到系统奔溃前的状态。我们接下来大致看一下恢复过程是个啥样。

10.1.确定恢复的起点
我们前边说过, checkpoint_lsn 之前的 redo 日志都可以被覆盖,也就是说这些 redo 日志对应的脏页都已经被刷新到磁盘中了,既然它们已经被刷盘,我们就没必要恢复它们了。对于 checkpoint_lsn 之后的 redo 日志,它们对应的脏页可能没被刷盘,也可能被刷盘了,我们不能确定,所以需要从 checkpoint_lsn 开始读取 redo 日志来恢复页面。

当然, redo 日志文件组的第一个文件的管理信息中有两个block都存储了 checkpoint_lsn 的信息,我们当然是要选取最近发生的那次checkpoint的信息。衡量 checkpoint 发生时间早晚的信息就是所谓的 checkpoint_no ,我们只要把 checkpoint1checkpoint2 这两个block中的 checkpoint_no 值读出来比一下大小,哪个的 checkpoint_no 值更大,说明哪个block存储的就是最近的一次 checkpoint 信息。这样我们就能拿到最近发生的 checkpoint 对应的 checkpoint_lsn 值以及它在 redo 日志文件组中的偏移量 checkpoint_offset

10.2.确定恢复的终点
redo 日志恢复的起点确定了,那终点是哪个呢?这个还得从block的结构说起。我们说在写 redo 日志的时候都是顺序写的,写满了一个block之后会再往下一个block中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普通blocklog block header 部分有一个称之为 LOG_BLOCK_HDR_DATA_LEN 的属性,该属性值记录了当前block里使用了多少字节的空间。对于被填满的block来说,该值永远为 512 。如果该属性的值不为 512 ,那么就是它了,它就是此次奔溃恢复中需要扫描的最后一个block

10.3.怎么恢复
确定了需要扫描哪些 redo 日志进行奔溃恢复之后,接下来就是怎么进行恢复了。假设现在的 redo 日志文件中有 5redo 日志,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 redo 0checkpoint_lsn 后边,恢复时可以不管它。我们现在可以按照 redo 日志的顺序依次扫描checkpoint_lsn 之后的各条redo日志,按照日志中记载的内容将对应的页面恢复出来。这样没什么问题,不过设计 InnoDB 的大叔还是想了一些办法加快这个恢复的过程:
(1). 使用哈希表
根据 redo 日志的 space IDpage number 属性计算出散列值,把 space IDpage number 相同的 redo日志放到哈希表的同一个槽里,如果有多个 space IDpage number 都相同的 redo 日志,那么它们之间使用链表连接起来,按照生成的先后顺序链接起来的,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后就可以遍历哈希表,因为对同一个页面进行修改的 redo 日志都放在了一个槽里,所以可以一次性将一个页面修复好(避免了很多读取页面的随机IO),这样可以加快恢复速度。另外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同一个页面的 redo 日志是按照生成时间顺序进行排序的,所以恢复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恢复,如果不按照生成时间顺序进行排序的话,那么可能出现错误。比如原先的修改操作是先插入一条记录,再删除该条记录,如果恢复时不按照这个顺序来,就可能变成先删除一条记录,再插入一条记录,这显然是错误的。

(2). 跳过已经刷新到磁盘的页面
我们前边说过, checkpoint_lsn 之前的 redo 日志对应的脏页确定都已经刷到磁盘了,但是 checkpoint_lsn 之后的 redo 日志我们不能确定是否已经刷到磁盘,主要是因为在最近做的一次 checkpoint 后,可能后台线程又不断的从 LRU链表 和 flush链表 中将一些脏页刷出 Buffer Pool 。这些在 checkpoint_lsn 之后的 redo 日志,如果它们对应的脏页在奔溃发生时已经刷新到磁盘,那在恢复时也就没有必要根据 redo 日志的内容修改该页面了。

那在恢复时怎么知道某个 redo 日志对应的脏页是否在奔溃发生时已经刷新到磁盘了呢?这还得从页面的结构说起,我们前边说过每个页面都有一个称之为 File Header 的部分,在 File Header 里有一个称之为 FIL_PAGE_LSN 的属性,该属性记载了最近一次修改页面时对应的 lsn 值(其实就是页面控制块中的 newest_modification 值)。如果在做了某次 checkpoint 之后有脏页被刷新到磁盘中,那么该页对应的 FIL_PAGE_LSN 代表的 lsn 值肯定大于 checkpoint_lsn 的值,凡是符合这种情况的页面就不需要重复执行 lsn值小于 FIL_PAGE_LSNredo日志了,所以更进一步提升了奔溃恢复的速度。

10.4.遗漏的问题:LOG_BLOCK_HDR_NO是如何计算的
我们前边说过,对于实际存储 redo 日志的普通的 log block 来说,在 log block header 处有一个称之为 LOG_BLOCK_HDR_NO 的属性(忘记了的话回头再看看哈),我们说这个属性代表一个唯一的标号。这个属性是初次使用该block时分配的,跟当时的系统 lsn 值有关。使用下边的公式计算该blockLOG_BLOCK_HDR_NO 值:((lsn / 512) & 0x3FFFFFFFUL) + 1

这个公式里的 0x3FFFFFFFUL 可能让大家有点困惑,其实它的二进制表示可能更亲切一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出, 0x3FFFFFFFUL 对应的二进制数的前2位为0,后30位的值都为 1 。我们刚开始学计算机的时候就学过,一个二进制位与0做与运算( & )的结果肯定是0,一个二进制位与1做与运算( & )的结果就是原值。让一个数和 0x3FFFFFFFUL 做与运算的意思就是要将该值的前2个比特位的值置为0,这样该值就肯定小于或等于0x3FFFFFFFUL 了。这也就说明了,不论lsn多大, ((lsn / 512) & 0x3FFFFFFFUL) 的值肯定在0~0x3FFFFFFFUL 之间,再加1的话肯定在 1~0x40000000UL 之间。而 0x40000000UL 这个值大家应该很熟悉,这个值就代表着 1GB 。也就是说系统最多能产生不重复的 LOG_BLOCK_HDR_NO 值只有 1GB 个。设计InnoDB的大叔规定 redo 日志文件组中包含的所有文件大小总和不得超过512GB,一个block大小是512字节,也就是说redo日志文件组中包含的block块最多为1GB个,所以有1GB个不重复的编号值也就够用了。

另外, LOG_BLOCK_HDR_NO 值的第一个比特位比较特殊,称之为 flush bit ,如果该值为1,代表着本block是在某次将 log buffer 中的block刷新到磁盘的操作中的第一个被刷入的block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fbz.cn/a/312365.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ROS2——常见的指令

在使用source ∼/bookros_ws/install/setup.bash后&#xff0c;可以让ROS2找到这个工作空间&#xff0c;进而可以调用相关的命令 概述 ros2 <command> <verb> [<params>|<option>]*这是ROS2与系统交互的方式 在终端输入ros2&#xff0c;即可查看相关…

YOLOv5改进 | 检测头篇 | ASFFHead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检测头(全网首发)

一、本文介绍 本文给大家带来的改进机制是利用ASFF改进YOLOv5的检测头形成新的检测头Detect_ASFF,其主要创新是引入了一种自适应的空间特征融合方式,有效地过滤掉冲突信息,从而增强了尺度不变性。经过我的实验验证,修改后的检测头在所有的检测目标上均有大幅度的涨点效果,…

065:vue中将一维对象数组转换为二维对象数组

第065个 查看专栏目录: VUE ------ element UI 专栏目标 在vue和element UI联合技术栈的操控下&#xff0c;本专栏提供行之有效的源代码示例和信息点介绍&#xff0c;做到灵活运用。 &#xff08;1&#xff09;提供vue2的一些基本操作&#xff1a;安装、引用&#xff0c;模板使…

Sqoop入门指南:安装和配置

Sqoop是一个强大的工具&#xff0c;用于在Hadoop和关系型数据库之间高效传输数据。在本篇文章中&#xff0c;将深入探讨如何安装和配置Sqoop&#xff0c;以及提供详细的示例代码。 安装Java和Hadoop 在开始安装Sqoop之前&#xff0c;首先确保已经成功安装了Java和Hadoop。Sqo…

第十四章JSON

第十四章JSON 1.什么是JSON2.JSON的定义和访问3.JSON在JavaScript中两种常用的转换方式4.JavaBean和JSON的相互转换5.List集合和JSON的相互转换6.map集合和JSON的相互转换 1.什么是JSON 2.JSON的定义和访问 JSON的定义 JSON的类型是一个Object类型 JSON的访问 我们要…

轮询定时器 清除 + vue2.0

需求? Gin Vue Element UI框架中, 我的大屏可视化项目, 大屏页面, 里边写了多个轮询定时器. 离开页面需要清理掉, 要不然切换路由还会在后台运行, 页面是自动缓存状态, 也不存在销毁一说了 所以通过路由router配置中, 页面路由监听中, 进行监听路由变化, 但是也没生效 …

屏幕截图编辑工具Snagit中文

Snagit是一款优秀的屏幕、文本和视频捕获与转换程序。它能够捕获屏幕、窗口、客户区窗口、最后一个激活的窗口或用鼠标定义的区域&#xff0c;并支持BMP、PCX、TIF、GIF或JPEG格式的保存。Snagit还具有自动缩放、颜色减少、单色转换、抖动等功能&#xff0c;并能将捕获的图像转…

安达发|APS排程系统之产品相似规则

APS排程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智能生产计划和调度工具&#xff0c;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在APS排程系统中&#xff0c;相似产品规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xff0c;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相似产品…

【微服务】日志搜集elasticsearch+kibana+filebeat(单机)

日志搜集eskibanafilebeat&#xff08;单机&#xff09; 日志直接输出到es中&#xff0c;适用于日志量小的项目 基于7.17.16版本 主要配置在于filebeat&#xff0c; es kibana配置改动不大 环境部署 es kibana单机环境部署 略 解压即可 常见报错&#xff0c;百度即可。 记录…

大模型关于Lora论文集合

《Chain of LoRA:Efficient Fine-tuning of Language Models via Residual Learning》 Chain of LoRA (COLA)&#xff0c;这是一种受 Frank-Wolfe 算法启发的迭代优化框架&#xff0c;旨在弥合 LoRA 和全参数微调之间的差距&#xff0c;而不会产生额外的计算成本或内存开销。CO…

【AI视野·今日Sound 声学论文速览 第四十五期】Wed, 10 Jan 2024

AI视野今日CS.Sound 声学论文速览 Wed, 10 Jan 2024 Totally 12 papers &#x1f449;上期速览✈更多精彩请移步主页 Daily Sound Papers Masked Audio Generation using a Single Non-Autoregressive Transformer Authors Alon Ziv, Itai Gat, Gael Le Lan, Tal Remez, Felix…

智能分析网关V4方案:太阳能+4G+AI识别搭建智慧果园/种植园远程视频监控监管方案

一、方案背景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xff0c;果园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由于果园的位置大都相对偏远、面积较大、看守人员较少&#xff0c;值守的工作人员无法顾及园区每个角落&#xff0c;果园财产安全成为了关注的重点。人为偷盗、野生生物偷吃等事件时有发生&#xff0c;并…

【期末不挂科-C++考前速过系列P1】大二C++第1次过程考核(3道简述题&7道代码题)【解析,注释】

前言 大家好吖&#xff0c;欢迎来到 YY 滴C复习系列 &#xff0c;热烈欢迎&#xff01; 本章主要内容面向接触过C的老铁 主要内容含&#xff1a; 欢迎订阅 YY滴C专栏&#xff01;更多干货持续更新&#xff01;以下是传送门&#xff01; YY的《C》专栏YY的《C11》专栏YY的《Lin…

详细分析Java中的分布式任务调度框架 XXL-Job

目录 前言1. 基本知识2. Demo3. 实战 前言 可视化任务调度 可视化配置 1. 基本知识 在Java中&#xff0c;分布式任务调度框架 XXL-Job 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任务调度平台&#xff0c;用于实现分布式系统中的定时任务调度和分布式任务执行。 下面是关于XXL-Job的一些概念、功…

C#用string.Replace方法批量替换某一类字符串

目录 一、关于字符串及其操作常识 二、String.Replace 方法 1.重载 2.Replace(Char, Char) 3.Replace(String, String) &#xff08;1&#xff09;实例&#xff1a; &#xff08;2&#xff09;生成结果&#xff1a; 4.Replace(String, String, StringComparison) 5.…

Ubuntu20.04下A-LOAM配置安装及测试教程(包含报错问题踩坑)

参考文章&#xff1a; ubuntu20.04下ros运行A-LOAM Ubuntu20.04下运行LOAM系列&#xff1a;A-LOAM、LeGO-LOAM、SC-LeGO-LOAM、LIO-SAM 和 LVI-SAM 需要学习源码的同学可以下载LOAM论文 LOAM论文链接 1.需要安装的库文件 1.1Eigen 3.3 可以直接使用apt命令安装&#xff0c;或…

【GO语言依赖】Go语言依赖管理简述

在运行环境中&#xff0c;遭遇报错&#xff0c;显示找不到函数 经过研究后发现需要进行依赖管理&#xff0c;进行如下操作后解决&#xff1a; 起源 最早的时候&#xff0c;Go所依赖的所有的第三方库都放在GOPATH这个目录下面。这就导致了同一个库只能保存一个版本的代码。如…

VS中动态库的创建和调用

VS中动态库的创建和调用 库 ​ 库是写好的现有的&#xff0c;成熟的&#xff0c;可以复用的代码。库的存在形式本质上来说库是一种可执行代码的二进制。 ​ 库有两种&#xff1a;静态库&#xff08;.a、.lib&#xff09;和动态库&#xff08;.so、.dll&#xff09;。所谓静态…

VUE指令(一)

vue会根据不同的指令&#xff0c;针对不同的标签实现不同的功能。指令是带有 v- 前缀的特殊标签属性。指令的职责是&#xff0c;当表达式的值改变时&#xff0c;将其产生的连带影响&#xff0c;响应式地作用于 DOM。 1、v-text&#xff1a;设置元素的文本内容&#xff0c;不会解…

Vulnhub-HACKSUDO: PROXIMACENTAURI渗透

文章目录 一、前言1、靶机ip配置2、渗透目标3、渗透概括 开始实战一、信息获取二、端口敲门三、web密码爆破四、getShell五、获取新用户六、提权 一、前言 由于在做靶机的时候&#xff0c;涉及到的渗透思路是非常的广泛&#xff0c;所以在写文章的时候都是挑重点来写&#xff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