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深度学习入门指南(19) - LLaMA 2源码解析

2023年的深度学习入门指南(19) - LLaMA 2源码解析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LLaMA 2的补全和聊天两种API的使用方法。本节我们来看看LLaMA 2的源码。

补全函数text_completion源码解析

上一节我们讲了LLaMA 2的编程方法。我们来复习一下:

    generator = Llama.build(
        ckpt_dir=ckpt_dir,
        tokenizer_path=tokenizer_path,
        max_seq_len=max_seq_len,
        max_batch_size=max_batch_size,
    )

    prompts = [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results = generator.text_completion(
        prompts,
        max_gen_len=max_gen_len,
        temperature=temperature,
        top_p=top_p,
    )

我们先来看看text_completion函数的参数是什么意思,该函数的原型为:

def text_completion(
self,
prompts: List[str],
temperature: float = 0.6,
top_p: float = 0.9,
max_gen_len: Optional[int] = None,
logprobs: bool = False,
echo: bool = False,
) -> List[CompletionPrediction]:

我们来看下这些参数的含义:

  • prompts:这是一个字符串列表,每个字符串都是一个用于生成文本的提示。
  • temperature(默认值为0.6):这是一个控制生成文本随机性的参数。温度值越高,生成的文本就越随机;温度值越低,生成的文本就越倾向于最可能的输出。
  • top_p(默认值为0.9):这是一个控制生成文本多样性的参数,它设定了从最高概率的词开始,累计到总概率超过top_p的词为止,然后从这些词中随机选择一个词作为生成的词。这种方法也被称为nucleus sampling或top-p sampling。
  • max_gen_len:可选参数,表示生成的文本的最大长度。如果未指定,那么将使用模型参数中的最大序列长度减1。
  • logprobs(默认值为False):如果为True,那么在返回的结果中会包含生成的每个词的对数概率。
  • echo(默认值为False):这是一个控制是否在生成的文本中包含输入提示的参数。

参数明白了之后我们看text_completion完整实现:

    def text_completion(
        self,
        prompts: List[str],
        temperature: float = 0.6,
        top_p: float = 0.9,
        max_gen_len: Optional[int] = None,
        logprobs: bool = False,
        echo: bool = False,
    ) -> List[CompletionPrediction]:
        if max_gen_len is None:
            max_gen_len = self.model.params.max_seq_len - 1
        prompt_tokens = [self.tokenizer.encode(x, bos=True, eos=False) for x in prompts]
        generation_tokens, generation_logprobs = self.generate(
            prompt_tokens=prompt_tokens,
            max_gen_len=max_gen_len,
            temperature=temperature,
            top_p=top_p,
            logprobs=logprobs,
            echo=echo,
        )
        if logprobs:
            return [
                {
                    "generation": self.tokenizer.decode(t),
                    "tokens": [self.tokenizer.decode(x) for x in t],
                    "logprobs": logprobs_i,
                }
                for t, logprobs_i in zip(generation_tokens, generation_logprobs)
            ]
        return [{"generation": self.tokenizer.decode(t)} for t in generation_tokens]

总结起来就三步,这个text_completion其实就是generate的包装函数:

  • 编码:调用tokenizer.encode
  • 生成:调用generate
  • 解码:调用tokenizer.decode

分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mport os
from logging import getLogger
from typing import List

from sentencepiece import SentencePieceProcessor


logger = getLogger()


class Tokenizer:
    def __init__(self, model_path: str):
        # reload tokenizer
        assert os.path.isfile(model_path), model_path
        self.sp_model = SentencePieceProcessor(model_file=model_path)
        logger.info(f"Reloaded SentencePiece model from {model_path}")

        # BOS / EOS token IDs
        self.n_words: int = self.sp_model.vocab_size()
        self.bos_id: int = self.sp_model.bos_id()
        self.eos_id: int = self.sp_model.eos_id()
        self.pad_id: int = self.sp_model.pad_id()
        logger.info(
            f"#words: {self.n_words} - BOS ID: {self.bos_id} - EOS ID: {self.eos_id}"
        )
        assert self.sp_model.vocab_size() == self.sp_model.get_piece_size()

    def encode(self, s: str, bos: bool, eos: bool) -> List[int]:
        assert type(s) is str
        t = self.sp_model.encode(s)
        if bos:
            t = [self.bos_id] + t
        if eos:
            t = t + [self.eos_id]
        return t

    def decode(self, t: List[int]) -> str:
        return self.sp_model.decode(t)

首先是用到了分词组件SentencePieceProcessor。SentencePieceProcessor是SentencePiece库中的一个组件,它实现了子词(subword)tokenize和detokenize的功能。

其主要作用包括:

  • 将文本tokenize成子词(subword)。SentencePiece 使用的数据驱动方法,可以学习文本的词汇表并将文本tokenize成子词单元。
  • 将子词detokenize合并成原始文本。可以将tokenize后的子词序列重新合并为原始文本。
  • 提供vocab管理。可以获得tokenize的子词词汇表等信息。
  • 支持多种语言文本的tokenize和detokenize。
  • 提供高效的实现。底层使用C++实现,可以快速处理大规模文本。
  • 提供多种模型选择,如BPE、unigram等。
  • 支持自定义训练子词化模型。

好,下面我们回到这段代码本身。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基于SentencePiece的Tokenizer类,可以进行文本的tokenize和detokenize。

主要逻辑:

  • 在初始化时加载SentencePiece模型文件model_path。
  • 获取模型的词汇表大小n_words,以及特殊token的id(bos_id,eos_id,pad_id)。
  • encode方法可以将字符串文本s tokenize成id列表。可以选择在开始加入bos_id,结尾加入eos_id。
  • decode方法可以将id列表解码还原为字符串文本。

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封装SentencePiece tokenize/detokenize的Tokenizer类。可以加载自定义的SentencePiece模型,然后就可以方便地对文本进行子词化处理。

这种方式可以重复使用已训练好的SentencePiece模型,为下游NLP任务提供可靠的tokenize和detokenize功能。

最后我们再讲一讲几个特殊的符号bos_id、eos_id和pad_id:

  • bos_id: 开始符(Beginning of Sentence)的id。用于表示一个序列的开始。
  • eos_id: 结束符(End of Sentence)的id。用于表示一个序列的结束。
  • pad_id: 填充符(Padding)的id。当需要将多个序列长度对齐时,可以使用pad_id在较短序列后面填充。

聊天函数chat_completion

在进入generate函数之前,我们再看看chat_completion是如何实现的。

    def chat_completion(
        self,
        dialogs: List[Dialog],
        temperature: float = 0.6,
        top_p: float = 0.9,
        max_gen_len: Optional[int] = None,
        logprobs: bool = False,
    ) -> List[ChatPrediction]:
        if max_gen_len is None:
            max_gen_len = self.model.params.max_seq_len - 1
        prompt_tokens = []
        for dialog in dialogs:
            if dialog[0]["role"] != "system":
                dialog = [
                    {
                        "role": "system",
                        "content": DEFAULT_SYSTEM_PROMPT,
                    }
                ] + dialog
            dialog = [
                {
                    "role": dialog[1]["role"],
                    "content": B_SYS
                    + dialog[0]["content"]
                    + E_SYS
                    + dialog[1]["content"],
                }
            ] + dialog[2:]
            assert all([msg["role"] == "user" for msg in dialog[::2]]) and all(
                [msg["role"] == "assistant" for msg in dialog[1::2]]
            ), (
                "model only supports 'system', 'user' and 'assistant' roles, "
                "starting with 'system', then 'user' and alternating (u/a/u/a/u...)"
            )
            dialog_tokens: List[int] = sum(
                [
                    self.tokenizer.encode(
                        f"{B_INST} {(prompt['content']).strip()} {E_INST} {(answer['content']).strip()} ",
                        bos=True,
                        eos=True,
                    )
                    for prompt, answer in zip(
                        dialog[::2],
                        dialog[1::2],
                    )
                ],
                [],
            )
            assert (
                dialog[-1]["role"] == "user"
            ), f"Last message must be from user, got {dialog[-1]['role']}"
            dialog_tokens += self.tokenizer.encode(
                f"{B_INST} {(dialog[-1]['content']).strip()} {E_INST}",
                bos=True,
                eos=False,
            )
            prompt_tokens.append(dialog_tokens)

        generation_tokens, generation_logprobs = self.generate(
            prompt_tokens=prompt_tokens,
            max_gen_len=max_gen_len,
            temperature=temperature,
            top_p=top_p,
            logprobs=logprobs,
        )
        if logprobs:
            return [
                {
                    "generation": {
                        "role": "assistant",
                        "content": self.tokenizer.decode(t),
                    },
                    "tokens": [self.tokenizer.decode(x) for x in t],
                    "logprobs": logprobs_i,
                }
                for t, logprobs_i in zip(generation_tokens, generation_logprobs)
            ]
        return [
            {"generation": {"role": "assistant", "content": self.tokenizer.decode(t)}}
            for t in generation_tokens
        ]

我们先看一下参数:

  • dialogs:一个对话列表,其中每个对话都是一个字典列表,表示一段对话。
  • temperature:一个浮点数,表示生成文本时使用的温度。默认值为 0.6。
  • top_p:一个浮点数,表示生成文本时使用的 top-p 采样。默认值为 0.9。
  • max_gen_len:一个可选的整数,表示生成文本的最大长度。如果未指定,则使用模型参数中的最大序列长度减一。
  • logprobs:一个布尔值,表示是否返回生成文本的对数概率。默认值为 False。
    函数返回一个 ChatPrediction 列表,其中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字典,包含生成的回复和相关信息。

函数首先检查 max_gen_len 是否为 None,如果是,则将其设置为模型参数中的最大序列长度减一。然后,对于每个对话,函数执行以下操作:

  • 如果第一条消息的角色不是 “system”,则在对话的开头添加一条默认的系统提示。
  • 将第一条和第二条消息合并为一条消息,并更新对话。
  • 检查对话中消息的角色是否符合要求(即以 “system” 开始,然后交替出现 “user” 和 “assistant”)。
  • 对于每一组相邻的提示和回答(即每两条消息),使用 tokenizer 对其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 token 连接起来。
  • 检查最后一条消息是否来自用户。
  • 对最后一条消息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 token 添加到 token 列表中。

接下来,函数调用 generate 方法生成回复,并根据 logprobs 参数的值返回相应的结果。如果 logprobs 为 True,则返回包含生成回复、token 和对数概率的字典列表;否则,返回仅包含生成回复的字典列表。这些生成回复都具有 “assistant” 角色,并使用 tokenizer 进行解码。

总体来说,只是增加了对于对话角色的业务逻辑处理,核心还是调用generate函数。

温度与top p采样

在进入讲解generate函数之前,我们先讲一个小知识点,就是温度temperature的作用。我们看下面的代码:

            if temperature > 0:
                probs = torch.softmax(logits[:, -1] / temperature, dim=-1)
                next_token = sample_top_p(probs, top_p)
            else:
                next_token = torch.argmax(logits[:, -1], dim=-1)

temperature 是一个超参数,用于控制生成文本的多样性。当 temperature 较高时,概率分布更加平坦,因此采样出的标记更具多样性。当 temperature 较低时,概率分布更加尖锐,因此采样出的标记更倾向于概率最大的那个。当 temperature 等于 0 时,直接选择概率最大的标记。

那么,sample_top_p是如何实现的呢?我把解说写在代码注释里面了:

def sample_top_p(probs, p):
    # 这行代码将输入的概率 probs 按照降序排序。probs_sort 是排序后的概率,probs_idx 是对应的索引。
    probs_sort, probs_idx = torch.sort(probs, dim=-1, descending=True)
    # 这行代码计算 probs_sort 的累积和。累积和是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将序列中的每个元素与前面所有元素的和相加得到的。
    probs_sum = torch.cumsum(probs_sort, dim=-1)
    # 这行代码生成一个布尔掩码,用于指示哪些累积和减去当前概率的值大于 p。这用于确定哪些概率应该被设为0,以保证被抽样的概率和不超过 p。
    mask = probs_sum - probs_sort > p
    # 这行代码使用上述生成的掩码,将那些使累积和减去当前概率的值大于 p 的 probs_sort 中的元素设为0。
    probs_sort[mask] = 0.0
    # 这行代码将 probs_sort 中的每个元素除以它们的和,以便重新归一化概率分布。
    probs_sort.div_(probs_sort.sum(dim=-1, keepdim=True))
    # 这行代码从归一化的 probs_sort 中抽取一个样本。torch.multinomial 是PyTorch中的多项式分布抽样函数,它根据每个元素的权重抽取样本。
    next_token = torch.multinomial(probs_sort, num_samples=1)
    # 这行代码使用 torch.gather 函数从 probs_idx 中收集对应 next_token 的索引,这样就能得到原始概率 probs 中对应的索引。
    next_token = torch.gather(probs_idx, -1, next_token)
    return next_token

总的来说,sample_top_p保留了按概率高低排序的大致分布,但过滤了长尾部分的低概率噪声。然后从重归一化的分布中采样,既保证了质量,又增加了适当的随机性。

generate函数

好,我们终于开始探索最核心的生成函数上了:

    @torch.inference_mode()
    def generate(
        self,
        prompt_tokens: List[List[int]],
        max_gen_len: int,
        temperature: float = 0.6,
        top_p: float = 0.9,
        logprobs: bool = False,
        echo: bool = False,
    ) -> Tuple[List[List[int]], Optional[List[List[float]]]]:

首先是这个函数的参数,其实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包括输入的提示 tokens(prompt_tokens),最大生成长度(max_gen_len),温度参数(temperature,影响生成文本的随机性), top_p(用于决定采样过程中保留的 token 集合的概率阈值,也被称为 “nucleus sampling”),是否返回每个 token 的对数概率(logprobs),以及是否将输入的提示返回(echo)。

        params = self.model.params
        bsz = len(prompt_tokens)
        assert bsz <= params.max_batch_size, (bsz, params.max_batch_size)

        min_prompt_len = min(len(t) for t in prompt_tokens)
        max_prompt_len = max(len(t) for t in prompt_tokens)
        assert max_prompt_len <= params.max_seq_len
        total_len = min(params.max_seq_len, max_gen_len + max_prompt_len)

        pad_id = self.tokenizer.pad_id
        tokens = torch.full((bsz, total_len), pad_id, dtype=torch.long, device="cuda")
        for k, t in enumerate(prompt_tokens):
            tokens[k, : len(t)] = torch.tensor(t, dtype=torch.long, device="cuda")
        if logprobs:
            token_logprobs = torch.zeros_like(tokens, dtype=torch.float)

        prev_pos = 0
        eos_reached = torch.tensor([False] * bsz, device="cuda")
        input_text_mask = tokens != pad_id

接着,根据提供的 prompt_tokens 初始化一个 tokens 张量,长度为 total_len,并填充模型的 pad_id。然后,将 prompt_tokens 的内容复制到 tokens 张量的对应位置。

        for cur_pos in range(min_prompt_len, total_len):
            logits = self.model.forward(tokens[:, prev_pos:cur_pos], prev_pos)
            if logprobs:
                token_logprobs[:, prev_pos + 1 : cur_pos + 1] = -F.cross_entropy(
                    input=logits.transpose(1, 2),
                    target=tokens[:, prev_pos + 1 : cur_pos + 1],
                    reduction="none",
                    ignore_index=pad_id,
                )
            if temperature > 0:
                probs = torch.softmax(logits[:, -1] / temperature, dim=-1)
                next_token = sample_top_p(probs, top_p)
            else:
                next_token = torch.argmax(logits[:, -1], dim=-1)

            next_token = next_token.reshape(-1)
            # only replace token if prompt has already been generated
            next_token = torch.where(
                input_text_mask[:, cur_pos], tokens[:, cur_pos], next_token
            )
            tokens[:, cur_pos] = next_token
            eos_reached |= (~input_text_mask[:, cur_pos]) & (
                next_token == self.tokenizer.eos_id
            )
            prev_pos = cur_pos
            if all(eos_reached):
                break

然后,对于 tokens 张量中的每一个位置,计算下一个 token 的 logits,并基于这些 logits 生成下一个 token。如果 logprobs 参数为真,则计算每个 token 的对数概率。如果温度大于 0,则使用 softmax 函数和温度参数对 logits 进行缩放,然后使用 top-p 采样生成下一个 token。否则,直接选择 logits 最大的 token。新生成的 token 会替换 tokens 张量中的对应位置。

如果生成的 token 是结束标记(eos_id),则更新 eos_reached 标记。如果所有的序列都已经生成了结束标记,则停止生成。

        if logprobs:
            token_logprobs = token_logprobs.tolist()
        out_tokens, out_logprobs = [], []
        for i, toks in enumerate(tokens.tolist()):
            # cut to max gen len
            start = 0 if echo else len(prompt_tokens[i])
            toks = toks[start : len(prompt_tokens[i]) + max_gen_len]
            probs = None
            if logprobs:
                probs = token_logprobs[i][start : len(prompt_tokens[i]) + max_gen_len]
            # cut to eos tok if any
            if self.tokenizer.eos_id in toks:
                eos_idx = toks.index(self.tokenizer.eos_id)
                toks = toks[:eos_idx]
                probs = probs[:eos_idx] if logprobs else None
            out_tokens.append(toks)
            out_logprobs.append(probs)
        return (out_tokens, out_logprobs if logprobs else None)

最后,如果 logprobs 参数为真,则将 token_logprobs 转换为列表。然后,对于 tokens 张量中的每一行(即每一个生成的序列),如果 echo 参数为假,则去掉提示部分。然后,如果存在结束标记,则去掉结束标记之后的部分。最后,返回生成的 tokens 和对数概率(如果 logprobs 参数为真)。

这个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元组,第一个元素是一个列表,包含每一个生成的 token 序列。第二个元素是一个列表,包含每一个生成的对数概率序列(如果 logprobs 参数为真)。

build构造函数

最后我们再说下构造Llama的部分:

    @staticmethod
    def build(
        ckpt_dir: str,
        tokenizer_path: str,
        max_seq_len: int,
        max_batch_size: int,
        model_parallel_size: Optional[int] = None,
    ) -> "Llama":
        if not torch.distributed.is_initialized():
            torch.distributed.init_process_group("nccl")
        if not model_parallel_is_initialized():
            if model_parallel_size is None:
                model_parallel_size = int(os.environ.get("WORLD_SIZE", 1))
            initialize_model_parallel(model_parallel_size)

        local_rank = int(os.environ.get("LOCAL_RANK", 0))
        torch.cuda.set_device(local_rank)

        # seed must be the same in all processes
        torch.manual_seed(1)

        if local_rank > 0:
            sys.stdout = open(os.devnull, "w")

        start_time = time.time()
        checkpoints = sorted(Path(ckpt_dir).glob("*.pth"))
        assert len(checkpoints) > 0, f"no checkpoint files found in {ckpt_dir}"
        assert model_parallel_size == len(
            checkpoints
        ), f"Loading a checkpoint for MP={len(checkpoints)} but world size is {model_parallel_size}"
        ckpt_path = checkpoints[get_model_parallel_rank()]
        checkpoint = torch.load(ckpt_path, map_location="cpu")
        with open(Path(ckpt_dir) / "params.json", "r") as f:
            params = json.loads(f.read())

        model_args: ModelArgs = ModelArgs(
            max_seq_len=max_seq_len,
            max_batch_size=max_batch_size,
            **params,
        )
        tokenizer = Tokenizer(model_path=tokenizer_path)
        model_args.vocab_size = tokenizer.n_words
        torch.set_default_tensor_type(torch.cuda.HalfTensor)
        model = Transformer(model_args)
        model.load_state_dict(checkpoint, strict=False)
        print(f"Loaded in {time.time() - start_time:.2f} seconds")

        return Llama(model, tokenizer)

虽然这么一大段,但其实都是一些初始化的工作。

  • 分布式设置:首先,这段代码检查是否已经初始化了 PyTorch 的分布式环境,如果没有则进行初始化。然后,检查是否已经初始化了模型并行环境,如果没有,则获取环境变量 WORLD_SIZE 的值作为模型并行的大小,并进行初始化。

  • 设备设置:获取环境变量 LOCAL_RANK 的值作为本地排名,并设置当前设备为该排名对应的 GPU。

  • 随机种子设置:为了确保所有进程生成的随机数相同,设置随机种子为 1。

  • 标准输出设置:如果本地排名大于 0,则将标准输出重定向到空设备,即不显示任何输出。

  • 加载模型检查点:找到检查点目录中的所有检查点文件,并按照文件名排序。然后,根据模型并行的排名选择一个检查点文件,并加载该检查点。然后,加载模型参数。

  • 构建模型和分词器:使用加载的模型参数和提供的 max_seq_len 和 max_batch_size 构建模型参数对象。然后,加载分词器,并设置模型参数的词汇表大小为分词器的词汇表大小。然后,设置默认的张量类型为半精度浮点型(以节省内存和计算资源)。然后,构建 Transformer 模型,并加载模型检查点。

  • 最后,构建一个 Llama 对象,包含加载的模型和分词器,并返回该对象。

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LLaMA 2的源码,包括补全函数text_completion和聊天函数chat_completion的实现,以及它们的真正实现generate函数的原理。我们还学习了温度temperature和top p采样的原理。

对于没有搞到深度学习生成的同学,可能有一点难度。

LLaMA的代码还差一部分就是模型的部分,我们放到下一节来讲。要不然知识点太多大家容易大脑缺氧:)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fbz.cn/a/46071.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设计模式 - 工厂模式

一、 简单工厂&#xff08;Simple Factory Pattern&#xff09; 1、概念 一个工厂对象决定创建出哪一种产品类的实力&#xff0c;但不属于GOF23种设计模式。 简单工厂适用于工厂类负责创建的对象较少的场景&#xff0c;且客户端只需要传入工厂类的参数&#xff0c;对于如何创…

fastadmin采坑之接口分页处理

其实不算fastadmin的代码而是thinkphp自带的分页代码 paginate函数就是自带的分页函数&#xff0c;开始我以为这个只能用于渲染模板不能用于接口&#xff0c;后面看到源代码发现请求参数带page就可以 /*** ApiTitle (获取协会会员)* ApiSummary (获取协会会员)* ApiMethod …

Java在线OJ项目(一)、多进程编程实现 做题代码的编译和运行

在线OJ项目&#xff08;一&#xff09;、多进程编程实现 做题代码的编译和运行 一、回顾线程和进程二、进程比线程的优势三、多进程编程样例四、多进程思想 实现对代码 的编译 以及 运行两个功能CommandUtil 由于我们是在线oj&#xff0c;所以得编译用户的代码不仅编译 还需要 …

[ELK使用篇]:SpringCloud整合ELK服务

文章目录 一&#xff1a;前置准备-(参考之前博客)&#xff1a;1.1&#xff1a;准备Elasticsearch和Kibana环境&#xff1a;1.1.1&#xff1a;地址&#xff1a;[https://blog.csdn.net/Abraxs/article/details/128517777](https://blog.csdn.net/Abraxs/article/details/1285177…

云服务器远程nacos服务注册失败/不健康Client not connected, current status:STARTING

文章目录 Nacos报错docker安装不用 docker安装 Nacos报错 docker安装 使用docker在云服务器安装Nacos之后出现Client not connected, current status:STARTING 使用docker 安装之后需要添加映射端口 docker run -e JAVA_OPTS"-Xms256m -Xmx256m"-e MODEstandalone…

领导需求不好接?给你一份“化危为机的自救指南”

领导高瞻远瞩&#xff0c;落地成难&#xff0c;问题&#xff1a;领导常常是急性发挥&#xff0c;时间稍微久一点就思路就模糊了&#xff0c;后续怎么做都不对。 遇到这种情况的小伙伴&#xff0c;公屏打上“pua”。 这种情况下&#xff0c;给出自救指南&#xff1a; 1、引导交…

深度学习——批标准化Batch Normalization

什么是批标准化&#xff1f; 批标准化&#xff08;Batch Normalization&#xff09;是深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技术&#xff0c;旨在加速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并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 批标准化通过在神经网络的每一层中对输入数据进行标准化来实现。具体而言&#xff0c;对于每个输…

vue3+elementplus后台管理系统,实现侧边栏菜单显示到主内容区域

目录 1 创建页面2 设置路由3 修改首页4 首页的完整代码总结 我们已经使用vue3和elmentplus初步搭建了首页&#xff0c;上一篇中有个问题没解决&#xff0c;就是在侧边栏导航功能里&#xff0c;如果点击菜单希望是在首页打开页面而不是跳转到新页面。以下是我们希望实现的效果 这…

AI学习笔记二:YOLOV5环境搭建及测试全过程

若该文为原创文章&#xff0c;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记录yolov5从环境搭建到测试全过程。 一、运行环境 1、系统&#xff1a;windows10 &#xff08;无cpu) 2、yolov5版本&#xff1a;yolov5-5.0 3、python版本&#xff1a;py3.8 在创建虚拟环境前需要先把miniconda3和py…

GUI自动化测试进阶:页面对象模式

本文介绍的是页面对象设计模式及其常见的滥用继承的错误。 本文和语言无关&#xff0c;但作者主要使用python和java。本文假设读者已经具有了一定的python或java基础&#xff0c;知道类和方法是什么。 如果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基础&#xff0c;请看我的《测试人员如何学Python》。…

【图像分类】基于LIME的CNN 图像分类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目录 &#x1f4a5;1 概述 &#x1f4da;2 运行结果 &#x1f389;3 参考文献 &#x1f308;4 Matlab代码实现 &#x1f4a5;1 概述 基于LIME&#xff08;Local Interpretable Model-Agnostic Explanations&#xff09;的CNN图像分类研究是一种用于解释CNN模型的方法。LIME是一…

【UE5 多人联机教程】04-加入游戏

效果 步骤 1. 新建一个控件蓝图&#xff0c;父类为“USC_Button_Standard” 控件蓝图命名为“UMG_Item_Room”&#xff0c;用于表示每一个搜索到的房间的界面 打开“UMG_Item_Room”&#xff0c;在图表中新建一个变量&#xff0c;命名为“Session” 变量类型为“蓝图会话结果…

自恢复保险丝(PPTC)的金属材料说明

保险丝大家都是知道的&#xff0c;但保险丝当中的自恢复保险丝&#xff08;PPTC&#xff09;可能就不太了解的。 其实PPTC自恢复保险丝与大家所认识的保险丝一样&#xff0c;都是起到限流作用&#xff0c;达到电路防护效果。简单来说就是一旦电路中的电流超过所规定的电流时&am…

【数据结构】二叉树详解(3)

⭐️ 前言 ✨ 往期链接&#xff1a;【数据结构】二叉树详解(1) 在第一篇二叉树文章中&#xff0c;我们探讨了二叉树的链式结构定义与实现。二叉的遍历包含( 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及代码实现和递归流程图的详细讲解。还有一些二叉树的其他接口定义与实现&#xff0c;包含 Binar…

【vue3】vue3的一般项目结构、成功显示自己的vue3页面

一、vue3的一般项目结构 Vue 3并没有规定特定的项目结构&#xff0c;因此您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和个人偏好来组织您的Vue 3项目。以下是一个常见的Vue 3项目结构示例&#xff0c;供参考&#xff1a; your-project/|- public/| |- index.html # 应用程序的入口HTML文件…

【Matlab】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Excel可直接替换数据)

【Matlab】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xff08;Excel可直接替换数据&#xff09; 1.模型原理2.数学公式3.文件结构4.Excel数据5.分块代码5.1 fun.m5.2 main.m 6.完整代码6.1 fun.m6.2 main.m 7.运行结果 1.模型原理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xff08;Pa…

ubuntu 18.04 磁盘太满无法进入系统

安装了一个压缩包&#xff0c;装了一半提示磁盘空间少导致安装失败。我也没在意&#xff0c;退出虚拟机打算扩展硬盘。等我在虚拟机设置中完成扩展操作&#xff0c;准备进入虚拟机内部进行操作时&#xff0c;发现登录不进去了 shift 登入GUN GRUB设置项的问题 网上都是在开机…

持续贡献开源力量,棱镜七彩加入openKylin

近日&#xff0c;棱镜七彩签署 openKylin 社区 CLA&#xff08;Contributor License Agreement 贡献者许可协议&#xff09;&#xff0c;正式加入openKylin 开源社区。 棱镜七彩成立于2016年&#xff0c;是一家专注于开源安全、软件供应链安全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自成立以来&…

Cesium态势标绘专题-圆角矩形(标绘+编辑)

标绘专题介绍:态势标绘专题介绍_总要学点什么的博客-CSDN博客 入口文件:Cesium态势标绘专题-入口_总要学点什么的博客-CSDN博客 辅助文件:Cesium态势标绘专题-辅助文件_总要学点什么的博客-CSDN博客 本专题没有废话,只有代码,代码中涉及到的引入文件方法,从上面三个链…

剑指offer41.数据流中的中位数

我一开始的想法是既然要找中位数&#xff0c;那肯定要排序&#xff0c;而且这个数据结构肯定要能动态的添加数据的&#xff0c;肯定不能用数组&#xff0c;于是我想到了用优先队列&#xff0c;它自己会排序都不用我写&#xff0c;所以addNum方法直接调用就可以&#xff0c;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