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部类、枚举、泛型以及常用API --黑马笔记

内部类

内部类是类中的五大成分之一(成员变量、方法、构造器、内部类、代码块),如果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的内部,这个类就是内部类。

当一个类的内部,包含一个完整的事物,且这个事物没有必要单独设计时,就可以把这个事物设计成内部类。

比如:汽车的内部有发动机,发动机是包含在汽车内部的一个完整事物,可以把发动机设计成内部类。

public class Car{
	//内部类
    public class Engine{
        
    }
}

内部类有四种形式,分别是成员内部类、静态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 。

1.1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就是类中的一个普通成员,类似于成员变量、成员方法。

public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age = 99;
    public static String a="黑马";

    // 成员内部类
    public class Inner{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88;

        //在内部类中既可以访问自己类的成员,也可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
        public void test(){
            System.out.println(age); //88
            System.out.println(a);   //黑马

            int age = 77;
            System.out.println(age); //77
            System.out.println(this.age); //88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age); //99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

成员内部类如何创建对象,格式如下:

//外部类.内部类 变量名 = new 外部类().new 内部类();
Outer.Inner in = new Outer().new Inner();
//调用内部类的方法
in.test();

内部类访问成员的特点:

1.既可以访问内部类成员、也可以访问外部类成员

2.如果内部类成员和外部类成员同名,可以使用  类名.this.成员   区分

1.2 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其实就是在成员内部类的前面加了一个static关键字。静态内部类属于外部类自己持有。

public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age = 99;
    public static String schoolName="黑马";

    // 静态内部类
    public static class Inner{
        //静态内部类访问外部类的静态变量,是可以的;
        //静态内部类访问外部类的实例变量,是不行的
        public void test(){
            System.out.println(schoolName); //99
            //System.out.println(age);   //报错
        }
    }
}

静态内部类创建对象时,需要使用外部类的类名调用。

//格式:外部类.内部类 变量名 = new 外部类.内部类();
Outer.Inner in = new Outer.Inner();
in.test();

1.3 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是定义在方法中的类,和局部变量一样,只能在方法中有效。所以局部内部类的局限性很强,一般在开发中是不会使用的。

public class Outer{
    public void test(){
        //局部内部类
        class Inner{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Inner...show");
            }
        }
        
        //局部内部类只能在方法中创建对象,并使用
        Inner in = new Inner();
        in.show();
    }
}

1.4 匿名内部类

相比于前面几种内部类,匿名内部类就比较重要的。

我们还是先认识一下什么是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是一种特殊的局部内部类;所谓匿名,指的是程序员不需要为这个类声明名字。

下面就是匿名内部类的格式:

new 父类/接口(参数值){
    @Override
    重写父类/接口的方法;
}

匿名内部类本质上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子类对象、或者接口的实现类对象。

比如,先定义一个Animal抽象类,里面定义一个cry()方法,表示所有的动物有叫的行为,但是因为动物还不具体,cry()这个行为并不能具体化,所以写成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class Animal{
    public abstract void cry();
}

接下来,我想要在不定义子类的情况下创建Animal的子类对象,就可以使用匿名内部类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这里后面new 的部分,其实就是一个Animal的子类对象
        //这里隐含的有多态的特性: Animal a = Animal子类对象;
        Animal a = new Animal(){
            @Override
            public void cry(){
                System.out.println("猫喵喵喵的叫~~~");
            }
        }
        a.eat(); //直线上面重写的cry()方法
    }
}

需要注意的是,匿名内部类在编写代码时没有名字,编译后系统会为自动为匿名内部类生产字节码,字节码的名称会以外部类$1.class的方法命名

匿名内部类的作用:简化了创建子类对象、实现类对象的书写格式。

我们再来看一下匿名内部类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只有在调用方法时,当方法的形参是一个接口或者抽象类,为了简化代码书写,而直接传递匿名内部类对象给方法。这样就可以少写一个类。比如,看下面代码:

public interface Swimming{
    public void swim();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wimming s1 = new Swimming(){
            public void swim(){
                System.out.println("狗刨飞快");
            }
        };
        go(s1);
        
        Swimming s1 = new Swimming(){
            public void swim(){
                System.out.println("猴子游泳也还行");
            }
        };
        go(s1);
    }
    //形参是Swimming接口,实参可以接收任意Swimming接口的实现类对象
    public static void go(Swimming s){
        System.out.println("开始~~~~~~~~");
        s.swim();
        System.out.println("结束~~~~~~~~");
    }
}

二、枚举

2.1 认识枚举

枚举是我们以后在项目开发中偶尔会用到的知识。

枚举是一种特殊的类,它的格式是:

public enum 枚举类名{
    枚举项1,枚举项2,枚举项3;
}

其实枚举项就表示枚举类的对象,只是这些对象在定义枚举类时就预先写好了,以后就只能用这几个固定的对象。

既然枚举是一个类的话,我们能不能在枚举类中定义构造器、成员变量、成员方法呢?答案是可以的。来看一下代码吧。

public enum A{
    //定义枚举项
    X,Y,Z("张三"); //枚举项后面加括号,就是在执行枚举类的带参数构造方法。
    
    //定义空构造器
    public A(){
        
    }
    
    //成员变量
    private String name;
    //定义带参数构造器
    public A(String name){
        this.name=name;
    }
    
    //成员方法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
}

虽然枚举类中可以像类一样,写一些类的其他成员,但是一般不会这么写,如果你真要这么干的话,到不如直接写普通类来的直接。

2.2 枚举的应用场景

枚举的应用场景是这样的:枚举一般表示一组信息,然后作为参数进行传输。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比如我们现在有这么一个应用,用户进入应用时,需要让用户选择是女生、还是男生,然后系统会根据用户选择的是男生,还是女生推荐不同的信息给用户观看。

这里我们就可以先定义一个枚举类,用来表示男生、或者女生:

public class Constant{
    BOY,GRIL
}

再定义一个测试类,完成用户进入系统后的选择: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调用方法,传递男生
        provideInfo(Constant.BOY);
    }
    
    public static void provideInfo(Constant c){
        switch(c){
            case BOY:
                System.out.println("展示一些信息给男生看");
                break;
            case GRIL:
                System.out.println("展示一些信息给女生看");
                break;
        }
    }
}

最终再总结一下枚举的应用场景:枚举一般表示几个固定的值,然后作为参数进行传输

三、泛型

3.1 认识泛型

所谓泛型指的是,在定义类、接口、方法时,同时声明了一个或者多个类型变量(如:<E>),称为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它们统称为泛型。比如我们前面学过的ArrayList类就是一个泛型类。

ArrayList集合的设计者在定义ArrayList集合时,就已经明确ArrayList集合时给别人装数据用的,但是别人用ArrayList集合时候,装什么类型的数据他不知道,所以就用一个<E>表示元素的数据类型。 当别人使用ArrayList集合创建对象时,new ArrayList<String>就表示元素为String类型,new ArrayList<Integer>表示元素为Integer类型。

我们总结一下泛型的作用、本质:

1.泛型的好处:在编译阶段可以避免出现一些非法的数据。

2.泛型的本质:把具体的数据类型传递给类型变量。

3.2 自定义泛型类

泛型类,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源代码中写好,我们直接用的,就是ArrayList<E>这样的,自己定义泛型类是非常少的。

自定义泛型类的格式如下:

//这里的<T,W>其实指的就是类型变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public class 类名<T,W>{
    
}

接下来,我们自己定义一个MyArrayList<E>泛型类,模拟一下自定义泛型类的使用。注意这里重点仅仅只是模拟泛型类的使用,所以方法中的一些逻辑是次要的,也不会写得太严谨。

//定义一个泛型类,用来表示一个容器
//容器中存储的数据,它的类型用<E>先代替用着,等调用者来确认<E>的具体类型。
public class MyArrayList<E>{
    private Object[] array = new Object[10];
    //定一个索引,方便对数组进行操作
    private int index;
    
    //添加元素
    public void add(E e){
        array[index]=e;
        index++;
    }
    
    //获取元素
    public E get(int index){
        return (E)array[index];
    }
}

接下来,我们写一个测试类,来测试自定义的泛型类MyArrayList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1.确定MyArrayList集合中,元素类型为String类型
        My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MyArrayList<>();
        //此时添加元素时,只能添加String类型
        list.add("张三");
        list.add("李四");
        
         //2.确定MyArrayList集合中,元素类型为Integer类型
        MyArrayList<Integer> list1 = new MyArrayList<>();
        //此时添加元素时,只能添加String类型
        list.add(100);
        list.add(200);
        
    }
}

3.3 自定义泛型接口

泛型接口其实指的是在接口中把不确定的数据类型用<类型变量>表示。定义格式如下:

//这里的类型变量,一般是一个字母,比如<E>
public interface 接口名<类型变量>{
    
}

比如,我们现在要做一个系统要处理学生和老师的数据,需要提供2个功能,保存对象数据、根据名称查询数据,要求:这两个功能处理的数据既能是老师对象,也能是学生对象。

首先我们得有一个学生类和老师类:

public class Teacher{

}
public class Student{
    
}

我们定义一个Data<T>泛型接口,T表示接口中要处理数据的类型。

public interface Data<T>{
    public void add(T t);
    
    public ArrayList<T> getByName(String name);
}

接下来,我们写一个处理Teacher对象的接口实现类:

//此时确定Data<E>中的E为Teacher类型,
//接口中add和getByName方法上的T也都会变成Teacher类型
public class TeacherData implements Data<Teacher>{
   	public void add(Teacher t){
        
    }
    
    public ArrayList<Teacher> getByName(String name){
        
    }
}

接下来,我们写一个处理Student对象的接口实现类:

//此时确定Data<E>中的E为Student类型,
//接口中add和getByName方法上的T也都会变成Student类型
public class StudentData implements Data<Student>{
   	public void add(Student t){
        
    }
    
    public ArrayList<Student> getByName(String name){
        
    }
}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也都是框架底层源代码把泛型接口写好,我们实现泛型接口就可以了。

3.4 泛型方法

泛型方法的格式:

public <泛型变量,泛型变量>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形参列表){
    
}

接下我们看一个泛型方法的案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调用test方法,传递字符串数据,那么test方法的泛型就是String类型
        String rs = test("test");
    
        //调用test方法,传递Dog对象,那么test方法的泛型就是Dog类型
    	Dog d = test(new Dog()); 
    }
    
    //这是一个泛型方法<T>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据类型,由调用者确定
    public static <T> test(T t){
        return t;
    }
}

3.5 泛型限定

泛型限定的意思是对泛型的数据类型进行范围的限制。有如下的三种格式:

1.<?> 表示任意类型

2.<? extends 数据类型> 表示指定类型或者指定类型的子类

3.<? super 数据类型> 表示指定类型或者指定类型的父类

下面我们演示一下,假设有Car作为父类,BENZ,BWM两个类作为Car的子类,代码如下:

class Car{}
class BENZ extends Car{}
class BWN extends Car{}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1.集合中的元素不管是什么类型,test1方法都能接收
        ArrayList<BWM> list1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Benz> list2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String> list3 = new ArrayList<>();
        test1(list1);
        test1(list2);
        test1(list3);
        
        //2.集合中的元素只能是Car或者Car的子类类型,才能被test2方法接收
        ArrayList<Car> list4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BWM> list5 = new ArrayList<>();
        test2(list4);
        test2(list5);
        
        //2.集合中的元素只能是Car或者Car的父类类型,才能被test3方法接收
        ArrayList<Car> list6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Object> list7 = new ArrayList<>();
        test3(list6);
        test3(list7);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1(ArrayList<?> 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2(ArrayList<? extends Car> 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3(ArrayList<? super Car> list){
        
    }
}

3.6 泛型擦除

什么是泛型擦除呢?也就是说泛型只能编译阶段有效,一旦编译成字节码,字节码中是不包含泛型的。而且泛型只支持引用数据类型,不支持基本数据类型。

四、常用API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意思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说人话就是Java帮我们写好的一些程序,如:类、方法等,我们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4.1 Object类

我们先来学习toString()方法。

public String toString()
    调用toString()方法可以返回对象的字符串表示形式。
    默认的格式是:“包名.类名@哈希值16进制”

假设有一个学生类如下: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name;
        this.age=age;
    }
}

再定义一个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1 = new Student("赵敏",23);
        System.out.println(s1.toString()); 
    }
}

打印结果如下:

如果,在Student类重写toString()方法,那么我们可以返回对象的属性值,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name;
        this.age=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Student{name=‘"+name+"’, age="+age+"}";
    }
}

运行测试类,结果如下:

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Object类的equals方法: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判断此对象与参数对象是否"相等"

我们写一个测试类,测试一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1 = new Student("赵薇",23);
        Student s2 = new Student("赵薇",23);
        
        //equals本身也是比较对象的地址,和"=="没有区别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false
         //"=="比较对象的地址
        System.out.println(s1==s2); //false
    }
}

但是如果我们在Student类中,把equals方法重写了,就按照对象的属性值进行比较: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name;
        this.age=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Student{name=‘"+name+"’, age="+age+"}";
    }
    
    //重写equals方法,按照对象的属性值进行比较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o;

        if (age != student.age) return false;
        return name != null ? name.equals(student.name) : student.name == null;
    }
}

再运行测试类,效果如下:

接下来,我们学习Object类的clone()方法,克隆。意思就是某一个对象调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会复制一个一模一样的新对象,并返回。

clone方法是Object类中的一个被protected和native修饰的方法,被native就代表它的实现源码是用c++实现的,只不过是我们无法去修改它的代码罢了。

public Object clone()
    克隆当前对象,返回一个新对象

想要调用clone()方法,必须让被克隆的类实现Cloneable接口。如我们准备克隆User类的对象,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Cloneable{
    private String id; //编号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用户名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密码
    private double[] scores; //分数

    public User() {
    }

    public User(String id, 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double[] scores) {
        this.id = id;
        this.username = username;
        this.password = password;
        this.scores = scores;
    }

    //...get和set...方法自己加上

    @Override
    protected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return super.clone();
    }
}

接着,我们写一个测试类,克隆User类的对象。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User u1 = new User(1,"zhangsan","wo666",new double[]{99.0,99.5});
		//调用方法克隆得到一个新对象
        User u2 = (User) u1.clone();
        System.out.println(u2.getId());
        System.out.println(u2.get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u2.getPassword());
        System.out.println(u2.getScores()); 
    }
}

我们发现,克隆得到的对象u2它的属性值和原来u1对象的属性值是一样的。

上面演示的克隆方式,是一种浅克隆的方法,浅克隆的意思:拷贝出来的对象封装的数据与原对象封装的数据一模一样(引用类型拷贝的是地址值)。如下图所示:

还有一种拷贝方式,称之为深拷贝,拷贝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面演示一下深拷贝User对象: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Cloneable{
    private String id; //编号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用户名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密码
    private double[] scores; //分数

    public User() {
    }

    public User(String id, 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double[] scores) {
        this.id = id;
        this.username = username;
        this.password = password;
        this.scores = scores;
    }

    //...get和set...方法自己加上

	@Override
    protected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先克隆得到一个新对象
        User u = (User) super.clone();
        //再将新对象中的引用类型数据,再次克隆
        u.scores = u.scores.clone();
        return u;
    }
}

4.2 Objects类

Objects是一个工具类,提供了一些方法可以对任意对象进行操作。主要方法如下:

下面写代码演示一下这几个方法: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1 = null;
        String s2 = "itheima";
        
        //这里会出现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调用者不能为null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此时不会有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底层会自动先判断空
        System.out.println(Objects.equals(s1,s2));
        
        //判断对象是否为null,等价于==
        System.out.println(Objects.isNull(s1)); //true
        System.out.println(s1==null); //true
        
        //判断对象是否不为null,等价于!=
        System.out.println(Objects.nonNull(s2)); //true
        System.out.println(s2!=null); //true
    }
}

4.3 基本类型包装类

为什么要学习包装类呢?因为在Java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万物皆对象。Java中的8种基本数据类型还不是对象,所以要把它们变成对象,变成对象之后,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对数据进行操作。

Java中8种基本数据类型都用一个包装类与之对一个,如下图所示:

我们学习包装类,主要学习两点:

1.创建包装类的对象方式、自动装箱和拆箱的特性;

2. 利用包装类提供的方法对字符串和基本类型数据进行相互转换

我们先来学习,创建包装类对象的方法,以及包装类的一个特性叫自动装箱和自动拆箱。我们以Integer为例,其他的可以自己学,都是类似的。

//1.创建Integer对象,封装基本类型数据10
Integer a = new Integer(10);

//2.使用Integer类的静态方法valueOf(数据)
Integer b = Integer.valueOf(10);

//3.还有一种自动装箱的写法(意思就是自动将基本类型转换为引用类型)
Integer c = 10;

//4.有装箱肯定还有拆箱(意思就是自动将引用类型转换为基本类型)
int d = c;

//5.装箱和拆箱在使用集合时就有体现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添加的元素是基本类型,实际上会自动装箱为Integer类型
list.add(100);
//获取元素时,会将Integer类型自动拆箱为int类型
int e = list.get(0);

在开发中,经常使用包装类对字符串和基本类型数据进行相互转换。

1.把字符串转换为数值型数据:包装类.parseXxx(字符串)

public static int parseInt(String s)
    把字符串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

2.将数值型数据转换为字符串:包装类.valueOf(数据):

public static String valueOf(int a)
    把基本类型数据转换为

写一个测试类演示一下:

//1.字符串转换为数值型数据
String ageStr = "29";
int age1 = Integer.parseInt(ageStr);

String scoreStr = 3.14;
double score = Double.prarseDouble(scoreStr);

//2.整数转换为字符串,以下几种方式都可以(挑中你喜欢的记一下)
Integer a = 23;
String s1 = Integer.toString(a);
String s2 = a.toString();
String s3 = a+"";
String s4 = String.valueOf(a);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fbz.cn/a/379838.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C#,聚会数(相遇数,Rencontres Number)的算法与源代码

1 相遇数 相遇数&#xff08;Rencontres Number&#xff0c;partial derangement numbers&#xff09;是指部分扰动的数量&#xff0c;或与独立对象的r相遇的置换数&#xff08;即具有固定点的独立对象的置换数&#xff09;。 看不通。懂的朋友给解释一下哈。 2 源程序 using…

MySQL学习记录——칠 表操作

文章目录 1、了解2、创建和插入1、基本创建和插入2、插入并更新on duplicate3、插入并替换replace 3、Retrieve1、查询select2、条件查询where3、结果排序order by4、限制行数limit 4、更新Update5、删除delete6、去重7、聚合函数&#xff08;5个&#xff09;1、count2、sum3、…

鸿蒙(HarmonyOS)项目方舟框架(ArkUI)之StepperItem组件

鸿蒙&#xff08;HarmonyOS&#xff09;项目方舟框架&#xff08;ArkUI&#xff09;之StepperItem组件 一、操作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 10 专业版、IDE:DevEco Studio 3.1、SDK:HarmonyOS 3.1 二、StepperItem组件 用作Stepper组件的页面子组件。 子组件 无。 接口 St…

【QT+QGIS跨平台编译】之三十一:【FreeXL+Qt跨平台编译】(一套代码、一套框架,跨平台编译)

文章目录 一、FreeXL介绍二、文件下载三、文件分析四、pro文件五、编译实践一、FreeXL介绍 【FreeXL跨平台编译】:Windows环境下编译成果(支撑QGIS跨平台编译,以及二次研发) 【FreeXL跨平台编译】:Linux环境下编译成果(支撑QGIS跨平台编译,以及二次研发) 【FreeXL跨平台…

openGauss学习笔记-216 openGauss性能调优-确定性能调优范围-硬件瓶颈点分析-CPU

文章目录 openGauss学习笔记-216 openGauss性能调优-确定性能调优范围-硬件瓶颈点分析-CPU216.1 CPU216.2 查看CPU状况216.3 性能参数分析 openGauss学习笔记-216 openGauss性能调优-确定性能调优范围-硬件瓶颈点分析-CPU 获取openGauss节点的CPU、内存、I/O和网络资源使用情况…

Unity3d Shader篇(六)— BlinnPhong高光反射着色器

文章目录 前言一、BlinnPhong高光反射着色器是什么&#xff1f;1. BlinnPhong高光反射着色器的工作原理2. BlinnPhong高光反射着色器的优缺点优点缺点 3. 公式 二、使用步骤1. Shader 属性定义2. SubShader 设置3. 渲染 Pass4. 定义结构体和顶点着色器函数5. 片元着色器函数 三…

保护我方水晶,2024 数据库安全工具盘点

在数据价值堪比石油的数字时代&#xff0c;对每个组织而言&#xff0c;保护这一核心资产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来自外部的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xff0c;还是源于内部的人为失误和内鬼行为&#xff0c;威胁无处不在。本文将介绍几款先进的数据库安全工具&#xff0c;从不同维度…

C++ 水仙花数

案例描述&#xff1a;水仙花数是指一个3位数&#xff0c;它的每个位上的数字的3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例如&#xff1a; 1A35A33A3153 请利用do.…while语句&#xff0c;求出所有3位数中的水仙花数 分析思路&#xff1a; 1、将所有的三位数进行输出&#xff08;100~999&#x…

构造 蓝桥OJ小蓝的无限集

样例输入 4 1 4 7 2 5 8 3 6 8 12 11 81 样例输出 No Yes No No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using ll long long;bool rnk(ll a, ll b, ll n) {if((n-1) % b 0) return true;else if (a 1) return false;ll res 1;while(res < n){res * a;if (r…

第三百一十回

我们在上一章回中介绍了"再谈ListView中的分隔线"&#xff0c;本章回中将介绍showMenu的用法.闲话休提&#xff0c;让我们一起Talk Flutter吧。 1. 概念介绍 我们在第一百六十三回中介绍了showMenu相关的内容&#xff0c;它主要用来显示移动PopupMenu在页面中的位置…

L1-095 分寝室

一、题目 二、解题思路 遍历所有情况&#xff0c;i 为女生寝室数量&#xff0c;n-i 为男生寝室数量&#xff0c;循环的结束条件为不允许单人住一间寝室 所有待分配的学生都必须分到一间寝室&#xff1a;i<n0 && n-i<n1 && n-i>0 &#xff1b;对每种…

javaEE - 21( 15000字 Tomcat 和 HTTP 协议入门 -2)

一&#xff1a; HTTP 响应 1.1 认识 “状态码” (status code) 状态码表示访问一个页面的结果. (是访问成功, 还是失败, 还是其他的一些情况…)&#xff0c;以下为常见的状态码. 1.1.1 200 OK 这是一个最常见的状态码, 表示访问成功. 抓包抓到的大部分结果都是 200 HTTP/…

STM32控制JQ8400语音播报模块

时间记录&#xff1a;2024/2/7 一、JQ8400引脚介绍 标示说明ONE LINE一线操作引脚BUSY忙信号引脚&#xff0c;正在播放语音时输出高电平RX串口两线操作接收引脚TX串口两线操作发送引脚GND电源地引脚DC-5V电源引脚&#xff0c;3.3-5VDAC-RDAC输出右声道引脚DAC-LDAC输出左声道…

海外云手机——平台引流的重要媒介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xff0c;跨境电商、短视频引流以及游戏行业等领域正经历着迅猛的更新换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xff0c;流量成为至关重要的资源&#xff0c;而其中引流环节更是关乎业务成功的关键。海外云手机崭露头角&#xff0c;成为这一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媒介…

数据库管理-第148期 最强Oracle监控EMCC深入使用-05(20240208)

数据库管理148期 2024-02-08 数据库管理-第148期 最强Oracle监控EMCC深入使用-05&#xff08;20240208&#xff09;1 性能主页2 ADDM Spotlight3 实时ADDM4 数据库的其他5 主机总结 数据库管理-第148期 最强Oracle监控EMCC深入使用-05&#xff08;20240208&#xff09; 作者&am…

Python爬虫http基本原理#2

Python爬虫逆向系列&#xff08;更新中&#xff09;&#xff1a;http://t.csdnimg.cn/5gvI3 HTTP 基本原理 在本节中&#xff0c;我们会详细了解 HTTP 的基本原理&#xff0c;了解在浏览器中敲入 URL 到获取网页内容之间发生了什么。了解了这些内容&#xff0c;有助于我们进一…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四十六天(动态规划篇)|01背包(滚动数组方法)

01背包&#xff08;滚动数组方法&#xff09; 学习资料&#xff1a;代码随想录 (programmercarl.com) 题目链接&#xff08;和上次一样&#xff09;&#xff1a;题目页面 (kamacoder.com) 思路 使用一维滚动数组代替二维数组。二维数组的解法记录在&#xff1a;代码随想录算…

实例分割论文阅读之:FCN:《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Semantica Segmentation》

论文地址:https://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cvpr_2015/papers/Long_Fully_Convolutional_Networks_2015_CVPR_paper.pdf 代码链接&#xff1a;https://github.com/pytorch/vision 摘要 卷积网络是强大的视觉模型&#xff0c;可以产生特征层次结构。我们证明&#xff0c…

Python轴承故障诊断入门教学

目录 往期精彩内容&#xff1a; 1 工作室实验平台介绍 2 轴承故障诊断教程—数据集 3 轴承故障诊断教程—算法模型 3.1 振动分析方法 3.2 频域特征提取 3.3 时域特征提取 3.4 模型基础的机器学习方法 3.5 深度学习方法 3.6 时频域融合方法 3.7 信号重构方法 3.8 基…

4.0 Zookeeper Java 客户端搭建

本教程使用的 IDE 为 IntelliJ IDEA&#xff0c;创建一个 maven 工程&#xff0c;命名为 zookeeper-demo&#xff0c;并且引入如下依赖&#xff0c;可以自行在maven中央仓库选择合适的版本&#xff0c;介绍原生 API 和 Curator 两种方式。 IntelliJ IDEA 相关介绍&#xff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