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模块 系统与网络安全 第三门课 网络通信原理-3

今日目标

  • IP数据包格式
  • IP地址解析
  • 网络层常见协议
  • 路由原理和配置
  • 路由器转发数据分析
  • 配置默认路由

1 IP数据包格式

1.1 网络层概述

  • 位于OSI模型第三层
  • 作用
    √定义网络设备的逻辑地址,俗称网络层地址(如P地址)
    √在不同的网段之间选择最佳数据转发路径
  • 协议
    √IP协议

1.2 IP数据包格式

  • 网络层的所有功能,都是通过该层的诸多协议实现的
  • 目前网络中,主要的网络层协议是IP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IP数据包是可变长度的,它由两部分组成:首部和数据
    √首部由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
    √固定部分20字节,可变部分由一些选项组成,最长40字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网络层IP地址解析

2.1 网络与广播地址

  • 网络地址
    √主机位全为O的IP地址
    √表示的是一个网络范围,仅仅表示一个区域,不代表任何一个主机
    √例如:192.168.1.0255.255.255.0,是网络地址

  • 广播地址
    √主机位全为1的1P地址
    √表示的是一个网络范围内的所有主机/设备
    √例如:192.168.1.255255.255.255.0,是广播地址

2.2 可用P地址

  • 可用引P地址范围及广播地址
    192.168.1.00000000=192.168.1.0 网络地址
    192.168.1.00000001=192.168.1.1
    192.168.1.00000010=192.168.1.2
    192.168.1.00000011=192.168.1.3

    192.168.1.11111110=192.168.1.254 有效主机地址
    192.168.1.11111111=192.168.1.255 广播地址

3 网络层常见协议

3.1 ICMP协议概述

  • 概述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
    √位于OSI模型第三层,即网络层
  • 作用
    √在IP网络中发送控制消息,反馈可能发生在通信环境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为网络连通性测试以及网络故障定位提供有效指示信息
  • 场景示例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不能被送到最终目的地的数据包时,路由器会向源主机发送一个CMP主机不可达的消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ICMP协议应用

  • 测试工具-Ping
    √测试两个设备之间的连通性
    √使用的是ICMP协议的数据包
  • 测试命令
ping   目标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Echo Request,请求报文
  • Echo Reply,响应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常见的ping反馈结果
    √连接建立成功,Reply from目标地址.…
    √目标主机不可达,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请求时间超时,Request timed out.

3.3 ARP协议概述

  •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属于OSI模型第三层(网络层)
    √主要作用是:基于目标P地址获得对应的目标MAC地址,从而完成数据帧的2层头部封装,实现数据的快速转发
  • ARP报文类型
    √ARP请求报文,源设备以广播的方式发送,向所有设备请求MAC地址
    √ARP回应报文,目标设备以单播的方式回应,直接返回给“源设备”
  • ARP核心工作表
    √ARP表,包含的是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条目
    √ARP条目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
    √动态ARP条目的存活时间是1200s
  • 任何设备发送数据的原理
    √任何设备在发送数据包之前,必须检查ARP表,查看包含去往目标IP地址时所使用的MAC地址
    √如果ARP表包含目标IP地址对应的条目,则使用目标MAC封装数据
    √如果ARP表不包含对应的ARP条目信息,则发送ARP请求,获得目标MAC

3.3 ARP工作原理

  • 设备刚开机时,ARP表是空的
ARP Cache
Internet Address			Physical Address			Ty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主机10.1.1.1要与10.1.1.2通信,首先以广播方式发送ARP请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所有主机都接收到10.1.1.1的ARP请求报文,但只有10.1.1.2给它一个单播回复,并将10.1.1.1的MAC地址保存在自己的ARP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主机10.1.1.1将10.1.1.2的MAC地址保存到ARP缓存中,然后就可以发送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路由原理和配置

4.1 什么是路由

  • 将数据包从一个网段发送到另一个网段
    √需要依靠具备路由功能的设备来完成
    √常见的路由设备有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 路由器如何工作

  • 根据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
    √每个路由器都维护着一张路由表,这是转发数据包的关键
    √每条路由表记录指明了:到达某个子网或主机应从路由器的哪个物理端口发送,通过此端口可到达该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的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 路由表的形成

  • 路由表是在路由器中维护的路由条目的集合,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做路径选择,路由表是怎么形成的呢?
  • 直连网段
    √配置接口IP地址
    √并且接口状态up
  • 非直连网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4 路由的类型

  • 依据来源的不同,路由条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通过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称为直连路由
    √通过网络管理员手动添加的路由称为静态路由
    √通过动态路由协议自动发现的路由称为动态路由

4.5 静态路由

  • 静态路由:
    √由管理员手动配置添加,为单向条目
    √通信双方的路由器都需要配置路由,否则会导致数据包有去无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静态路由配置命令

使用ip route-static命令
√指定到达的目的网络
√基本格式:

[Huawei]]ip route-.static目标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路由器转发数据

5.1 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配置默认路由

6.1 默认路由

  • 默认路由
    √默认的目标网络为0.0.0.0/0,可以匹配任何目标地址
    √只有路由表中找不到任何明细路由时,才会使用默认路由(缺省路由)
    √默认路由,可以手动添加,也可以让路由器动态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默认路由配置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计算IP地址

1.1 问题

1)写出以下IP地址的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和可用IP地址的范围

200.78.39.7/255.255.255.0、160.28.32.10/255.255.0.0。

2)判断以下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网段

10.1.1.1/8 和 10.10.100.99/8。

3)计算以下IP地址所在的网段内共包含多少可用IP地址

192.168.98.6/255.255.128.0。

1.2 步骤

1)200.78.39.7 255.255.255.0

网络地址:200.78.39.0
广播地址:200.78.39.255
可用IP地址范围:200.78.39.1 – 200.78.39.254

2)160.28.32.10 255.255.0.0

网络地址:160.28.0.0
广播地址:160.28.255.255
可用IP地址范围:160.28.0.1 – 160.28.255.254

3)10.1.1.1/8 和 10.10.100.88/8 属于同一个网段。

4)192.168.98.6 255.255.128.0 的网络地址是:192.168.0.0/17

所以该IP地址所在的网段的主机位有 15bit,所以主机IP地址的个数有215=32768。

可用的IP地址数量为 32766 。

2 配置静态路由

2.1 问题

1)如图互联设备,配置接口IP地址

2)配置静态路由,确保PC之间互通

2.2 方案

使用eNSP搭建实验环境,如图-1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2.3 步骤

实现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如图配置 PC 、R1、Server1的IP地址和网关

2)在R1/R2上配置去往对端PC的静态路由

[R1]ip route-static 192.168.4.0 24 192.168.2.2
[R2]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192.168.2.1

3)测试 PC1 与 PC2 之间的连通性

3 配置多路由器静态路由

3.1 问题

配置设备的接口IP地址,并通过配置静态路由,实现全网设备互通

3.2 方案

使用eNSP搭建实验环境,如图-2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步骤

实现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配置PC的IP地址和网关

2)配置R1/R2/R3的接口IP地址

3)配置R1/R2/R3的路由条目

R1配置两条路由:

[R1]ip route-static  192.168.4.0  24  192.168.2.2
[R1]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4  192.168.2.2

R2配置两条路由:

[R2]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192.168.2.1
[R2]ip route-static  192.168.4.0  24  192.168.3.2

R3配置两条路由:

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192.168.3.1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192.168.3.1

5)测试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

4 配置默认路由

4.1 问题

配置设备的接口IP地址,并通过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实现全网设备互通

4.2 方案

使用eNSP搭建实验环境,如图-3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

4.3 步骤

实现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配置PC的IP地址和网关

2)保持交换机SW1/2的默认配置不变

3)配置R1/R2/R3的接口IP地址

4)配置R1/R2/R3的路由条目

[R1] ip route-static  0.0.0.0      0    192.168.2.2
[R2] 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192.168.2.1
[R2] ip route-static  192.168.4.0 24   192.168.3.2
[R3] ip route-static  0.0.0.0      0    192.168.3.1

5)测试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fbz.cn/a/526.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笔记/计算机网络

Content 计算机网络部分核心概念十大网络协议一览 计算机网络部分核心概念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某种传输介质将多台独立的计算机或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数…

反射,枚举和lambda表达式

1. 反射 1. Java 的反射机制 Java 的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直到它所有的属性和方法; 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调用它的方法和属性; 这种动态获取信息及调用对象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

关于 java:8. Java 内存模型与 JVM 基础

一、堆 Java 堆是 JVM 中所有线程共享的运行时内存区域,用于存放所有对象实例、数组以及类的实例字段值。 在 Java 中: String str new String("abc");new String("abc") 创建的对象就分配在堆中。 1.1 堆的特点 特性说明共享…

大语言模型 API 进阶指南:DeepSeek 与 Qwen 的深度应用与封装实践

在昨天小宁已经教大家怎么去获取各个平台的API-kEY,然后也带大家了解了最简单的大模型的调用,那么今天就带大家进阶了解一些更加详细的功能。 在大语言模型的实际应用中,除了基础的问答功能,深度思考能力、推理过程的获取以及灵活的对话模式…

算法与数据结构:解决问题的黄金搭档

1. 算法的定义 算法(Algorithm) 是解决特定问题的精确步骤序列,本质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核心特征: 输入:接受数据(如零个、多个参数)。输出:必须产生明确结果(如…

【MySQL】JDBC编程

MySQL(七)JDBC编程 一、驱动包 1.性质 1.1底层差异性 1.2JDBC接口统一性 2.导入 2.1复制导包 2.2标记作库 二、JDBC编程 1.寻找资源 1.1URL 1.1.1网址作用 1.1.2主机IP 1.1.3端口号 1.1.4数据库名 1.1.5访问资源参数 2.访问认证 2.1身份 2.2密码 3.连接通道…

RAG 架构地基工程-Retrieval 模块的系统设计分享

目录 一、知识注入的关键前奏——RAG 系统中的检索综述 (一)模块定位:连接语言模型与知识世界的桥梁 (二)核心任务:四大关键问题的协调解法 (三)系统特征:性能、精度…

浅谈AI大模型-MCP

MCP简介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 ),24年11月初的时候Anthropic发了一篇技术博客,推出了他们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CP,介绍了一种规范:应用如何为LLM提供上下文。官网称MCP为AI应…

ROS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介绍

在ROS中,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全局路径规划算法 A*算法:在Dijkstra算法基础上加入启发式函数,如曼哈顿距离或欧氏距离,优先探索靠近目标的节点,效率更高。需使用可容许的启发式函数以保证最…

基于springboot+vue的数字科技风险报告管理系统

开发语言:Java框架:springbootJDK版本:JDK1.8服务器:tomcat7数据库:mysql 5.7数据库工具:Navicat12开发软件:eclipse/myeclipse/ideaMaven包:Maven3.3.9 系统展示 管理员登录 管理…

docker compose基本使用以及示例

一、docker-compose模板文件 字段含义build指定Dockerfile所在的文件夹路径image指定为镜像名称或镜像IDcontainer_name指定容器模式depends_on指定多个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ports端口映射command覆盖容器启动后默认执行的命令entrypoint覆盖容器中默认的入口命令env_file从文件…

开源3D 动态银河系特效:Vue 与 THREE.JS 的奇幻之旅

一、Vue 与 THREE.JS 简介 (一)Vue Vue 是一个流行的 JavaScript 框架,它采用了组件化的设计思想,使得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构建复杂的用户界面。Vue 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如数据绑定、指令、组件通信等&#xff0c…